中国周易研究会

足球期刊預測總合集

如何修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20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为道之用,道为德之基,修德,是先从理解道的意义开始。所以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象是一种自然规律,而德,是每一种规律的自然表现。道是方法,德是应用实践。道是方向,德是方向指引下的路途。
所以德是自己的道的应用,日用而不知。这样,道既是德,德既是道。
所谓修,不过是把眼前蒙蔽的障碍摘除而已。所谓道不自见,德不自现。修也不是修,只是消除整理的功夫。
也就是说,修德的基础在于自己能够建立起对宇宙、对人生的种种认识思考,寻找发现认识出一种客观和真实的内涵真理,也就是古人所谓的“道”,由这个方向这个思路的开始,而渐渐改变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看法

儒教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行是人的根本,而财仅是一种末梢之物。修道人处处要惜福节约,不浪费金钱物质,如此日积月累,才能培养出自己的德行,所生出来的枝叶才会茂盛,果实也将累累。如果不加肥料,不用功去培养灌溉,枝芽花果很容易就会枯槁而死,所以修道人,第一戒条就是「注重德行」。
德行先由小处做起。「毋以善小而不为」,你不要以为小善就不去做,而等着做大善,大善没有那么多。「山」是一粒一粒微尘积成的,微尘虽小,但积多了也会变成一座山。德行虽小,但积多了,也会变成一座德行山。不违背道德就是德行,不妨碍他人就是德行。无论做什么,要帮助他人为本份。若于利益上、时间上、文化智慧上,或其它种种事情上,对他人有所妨碍,不能利益他人,都是于道德有所违背。所以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总以不违背道德为根本箴规。想要修道,先要培德;没有德行,就不能修道。有人想修道,魔障就来找,这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所以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在佛教里,道德圆满了,就获得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也就是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缺少一样,也无法得到这种境界。所以佛教万德庄严,它能包罗一切宗教,而一切宗教只是佛教的一部分。所以我常将佛教比喻为大学课程,道教或其它高超一点的宗教可以算为中学,世间宗教如儒教等,只是小学过程。
道教里有德行人,有一种表现,一般凡人都看得出,就是鹤发童颜。头发虽然花白,但其面色有如童子,很润很细。为什么?就是一种道德感召的变化。虽然是白发,但头发并不干枯,而且有光润之气(并不是擦发腊),他的毫毛、头发会放光,若有功夫的人,或开五眼的人,一看就知道。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