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易研究会

足球期刊預測總合集

前世修行善根今生如何繼續前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2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O一、參問:

尊敬的張老師:

末學給您頂禮!感謝您上次關於我患孤獨症孩子的回信,句句中的,十分受用。這段時間專門下載了法爾中心的全部資料,有空就看,非常受用,也對您生起了強烈的信心。於是想求您為我解決一個多年的困惑:對自己不能夠正確地定位。

“無念無世界,自度即度他。”(96年)。一夜入半醒狀態(非醒)。覺世界冥冥盡于眼前,兒子等也如是。忽然起念,此皆心造。則兒子等不復存在。複念其有,則複現。感而歎之佛所說之確實如是。憶起“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之句,相似,終非本人實境。故以無念無世界之句自嘲。

此夢多年困惑於我。得此夢後覺得佛說一切都是真的。看到您在85年講的一段話:“所謂清淨是在我們當下一念不起,尚還有個了了的知覺,在不起心動念,不思善、不思惡時,還有個了了的知覺,那就是我們要找的體性,體性本自有無漏功德,它自在不會煩惱,當然都沒有一切的貪、嗔、癡、慢、疑等的毛病。”想問您一下,這算是清淨心現前嗎?為什麼醒過來就沒有了?是否應按照您說的“識後起修”階段來走,還是根本未識?

末學自己覺得已經識得路標,但其力未充,習氣甚重,加之業障現前(孩子重度智障、精神障),只能靠念咒(六字大明咒)維持。心中著急:唯恐錯過修法機緣,空過此生,永沒輪回之中。可我是否應該痛下決心出家,將孩子交給他母親(已經離婚,法院判決孩子撫養權是她,但一直是我為主在撫養--因她責任心和能力較差)?

再說明一下,這十年由於主要精力為孩子(現十三歲,男)所分散,于業務(大學教書)上已經很少投入,對房子、車子等同事們所熱衷的事情已漸無興趣,真的有與世間脫離的感覺。所慮者一為孩子,二為年近80的父母。因您上次談到孩子的長相,特附上照片兩張。中間為臺灣體通法師。黑衣者為孩子母親,紅衣者為保姆。頂禮 阿彌陀佛!

 

師答:  

宋大德:

阿彌陀佛!10月4日mail收悉,了知上次對令郎的建議能所有受用,既然有用就要繼續進行,不要以為有改善了就停止,這樣在不穩定的轉換期間,又可能再回復以前的樣子。兩張像片也看過了,大張兩人照的看得較清楚,令郎人是很憨厚、老實地,總之,應該會有改正的一天。但不能太輕心大意,繼續給予維生素及安神、定志的中藥方服用為是,若可以的話,上次的中藥方中,可再加一味藥---天麻,以幫助腦力的開發,用量由藥房決定即可。您所提另外問題說明如下。

1.“無念無世界,自度即度他。”(96年)。一夜入半醒狀態(非醒)。覺世界冥冥盡于眼前,兒子等也如是。忽然起念,此皆心造。則兒子等不復存在。複念其有,則複現。感而歎之佛所說之確實如是。憶起“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之句,相似,終非本人實境。故以無念無世界之句自嘲。人雖在睡夢中,但因心眼(心鏡)有點開,在無意識中,進入世間二禪、三禪境,故能映照前塵影事。當您回神過來時,又進入現實的覺知中,故又會回到五根六塵之用的凡人境。有念有世界,無念並不是無世界,只是念不起,而不自現妄相而已。若行者能做到破色身境界,即禪宗所講的開悟境界,則心中的世界在虛空中粉碎,就不會在定中現起世界相、眾生相。若沒有因緣來時,心就不會現起任何影像、人相,這樣世界就銷殞了,不再受世間眾生、天界諸天的感召了。

2.此夢多年困惑於我。得此夢後覺得佛說一切都是真的。看到您在85年講的一段話:“所謂清淨是在我們當下一念不起,尚還有個了了的知覺,在不起心動念,不思善、不思惡時,還有個了了的知覺,那就是我們要找的體性,體性本自有無漏功德,它自在不會煩惱,當然都沒有一切的貪、嗔、癡、慢、疑等的毛病。”想問您一下,這算是清淨心現前嗎?為什麼醒過來就沒有了?是否應按照您說的“識後起修”階段來走,還是根本未識?對!因您色身未破,故僅止於色界二禪天前的境界中,因還有根塵之見,有境就有世界,無境才無世界。若進入三禪以上境界,就是以第七意識心覺知八識法塵或因緣諸法。要能做到有覺而無住,如此也能證得佛教的有餘依涅槃,是屬於地前菩薩的覺知,就是能得小乘四果位,但主要能斷貪、瞋、癡、慢、疑、邪見等心病。若破色身行者,無佛(覺而不住)無世界,但在我們現實的人生中,平時不起心動念,但還是有一了了覺知心在,當無形中的因緣來時,就能清楚地了知,雖了知亦不去起心動念相應,這就是覺而無住,是地上菩薩的隨順覺性。要能覺而無住,或知而不覺,都是要證得空的行者,才能做到的境界,故能對境不覺,或能覺而無住。

3.末學自己覺得已經識得路標,但其力未充,習氣甚重,加之業障現前(孩子重度智障、精神障),只能靠念咒(六字大明咒)維持。既然已明路標,就不再走冤枉路。但修行離不開身與心,身者要有氣感,氣感來自於打坐、練丹田、練氣功。有氣時能入腦中,才能徹底轉我們的習氣,除要能大翻種子外,其他微細習氣還要能掌控,不讓它在現實生活中,發揮它的功能,如此則貪、嗔、癡、慢、疑、邪見等六跟本煩惱才能稍減滅,則心才算有點清淨。照道理要到完全清淨後,就能有無量神通,但談何容易來斷此六根本煩惱障呢!?

4.心中著急:唯恐錯過修法機緣,空過此生,永沒輪回之中。可我是否應該痛下決心出家,將孩子交給他母親(已經離婚,法院判決孩子撫養權是她,但一直是我為主在撫養--因她責任心和能力較差)?若要修行,在家、出家都可以做,若是時間沒有,不能有時間修行,那就最好出家。但出家後若沒有練境的環境,祇保持一個無人事物 干擾之時空的清淨,那還是一個假像,頂多也得個世間禪定,或小乘行者的境界。若真要在家修,您目前的困境,就是一個最好練心的時候。事情要做,掙錢要做,照顧小孩也要能做,而且做起來,心不惱、不煩,輕鬆愉快地去做,心甘情願地去做,不是將小孩急著交給前妻去照顧,自己好去修行。不知您今年貴更,但像片中已見白髮,相信有四十幾、近五十了。但依您所述夢境,前世也應是個修行人,祇是非修佛教解脫道者,故不能在家庭得到應有的安寧、祥和,這就是業緣的牽扯,您對小兒的放不下,顯示他跟您的緣很深,您還是捨不得的。出家修或在家修,我不能給您任何建議,業由自己造,果要由自己承擔,怎樣決定都好,都是依您自己的業緣而走,既然決定了就好,不要再猶豫不決。

5.再說明一下,這十年由於主要精力為孩子(現十三歲,男)所分散,于業務(大學教書)上已經很少投入,對房子、車子等同事們所熱衷的事情已漸無興趣,真的有與世間脫離的感覺。所慮者一為孩子,二為年近80的父母。現在除令兒外,還有年近八十歲的父母,若您一出家,經濟是否還能支撐,這要由您自己再深一層的考慮,若父母百年以後就好辦了。總之,修行是練心,在家、出家都能辦理的事,居家修是由內打到外地修。不管居家或出家,若是修得有成就,那出家可能較能度更多的人,甚或是較能得到居士們的支持與供養。若修得沒有什麼成就,那居家、出家我看都是一樣的。對於世俗間的物質需求,本來修行人都能放下,顯示您已有此情操、心境、修為,重要的是要能斷除或轉移我們內心的習性,如此才能得自在解脫。謝謝您的mail。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