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易研究会

足球期刊預測總合集

卦气杂议(转)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5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卦气杂议(转贴)卦气杂议(星光撰写)
卦气杂议之一
《易》学卦气论在汉《易》学中占重要的部分,今天我们习术数中不能忽视了这方面的论说,尚秉和先生在《周易尚氏学》中说:“后汉人注《易》,往往用月卦而不明言,以月卦人人皆知,不必揭出,其重要可知矣”。卦气的应用,其内容颇涉及天文、历法、气象、气候等学科,侧重于占验,福建师范大学先师黄寿棋在《汉易举要》中指出:“卦气与《易》关系匪浅,故不可不明其要义,学者宜抉择应用,勿徒目为术数之学,而忽视也。”就从“徒目为术数之学”之语,我们学术数预测学的怎能不重视。
天地变化不外阴阳二气的对待与流行变化,其主宰流行的气者“理”也,故有“穷理尽性,以致于命”的治《易》名言。卦气学在《易纬》中提出后,后者具体的应用时又有多种的不同的方法,有杨雄《太玄经》以《中孚》为起点的,有十二消息卦也《复》卦为起点等种类,今作一些简要的介绍。随时笔记,没有做系统前后的整理,作为杂文观之。能对《易》学的卦气说有个轮廓的大概了解有所帮助,就是此文的目的。
黄宗羲着《象数论》,在卦气论述中认为:“《易纬》有卦气之法,京房精于其学,以《坎》、《震》、《离》、《兑》主二十四气,其余六十卦起《中孚》,卦有六爻,爻主一日,凡主三百六十日,余五日四分日之一,每日分为八十五分,五日得四百分四分日之一,得二十分,积四百二十分,均于六十卦,六七四十二,每卦得六日七分。”
这里给我们明确指出卦气分配一年中的四时及日的具体做法,首先提出以《坎》、《离》、《震》、《兑》为四正卦立四方,余六十卦,卦主六日七分,合周天之数。《易纬·稽览图》曰:“《坎》六、《震》八、《离》七、《兑》九,以上四卦者,四正卦,为四象。”四正卦主春、夏、秋、冬四时,四正卦的卦爻四乘六得二十四爻,爻主二十四节气,十二“辟卦”主十二辰,十二乘六得七十二爻,爻主七十二候。其“辟”卦象征“君”,六十余卦象征“臣”,四正卦象征“方伯”。余六十卦分十二辰,每辰(月)得五卦,各有其名义,五卦配为“公”、“辟”、“侯”、“大夫”、“卿”,反复不已。
四正卦的确立,其本源追溯到《十翼》中的《说卦传》的话:“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这里应注意的还有一点区别,就是《说卦》用的是三画卦的方位、季节象征,而“卦气”说的“四正卦”则用的是六画重卦之卦。以此看来其四正卦的分配方位采纳的是“后天八卦图”的模式。
气的概念(卦气杂议之二)
气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含意,《说文解字》解释:“气,云气也。”云气是指能流动,或升降聚散,变化无穷。这是中国先民们对于自然界云烟的直观观察,或对于人自身嘘吸的直接经验。它是一种象形的直觉思维。老子把气作为道生万物进程中的一个环节,万物都具有阴与阳两个方面,阴阳对待统一而不停地运动。庄子发挥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阴阳之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的成毁,都是气聚敬变化的结果。这里,道家以自然万物存在运动、化生、聚散的状态论气,气与客体自然万物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儒家引伸有“精气”、“元气”、“神气”、“太虚”等等,六种《易纬》述的测吉凶较多,《白虎通》和《淮南子》所探讨的“阴阳五行之气”是我们的涉猎范围,其参考还有《黄帝内经》的“天地之气”、“五行之气”、“四时之气”。作为术数的卦气之说,在上面的基础上,重点是杨雄的《太玄经》与京房的《京房易》。
杨雄,字子云,蜀郡(四川)成都人,生于宣布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死于新莽天风五年(公元18年)。先主事文学,后主张经学,为发扬易理作《太玄经》。
杨认为气为由“玄”产生的本始物质。气有阴阳清浊之分分,阴阳之气的变化决定着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决定着人事的吉凶祸福。《太玄经.玄墒》说:“玄者,幽擒万类而不见其形者也。资陶虚天而生乎规,润神明而定摹,通天古今以开类,拽措阴阳而发气,一判一合天地备矣,天日回行刚柔按矣,还复其所终始定矣,一生一死性命垄矣。”“玄”生元气,发阴阳。阴阳之气分合变化而形成天地,日月历行而形成昼夜寒暑循环,由此而确定自然的天地之道和社会的君臣父子夫妇之道。阴阳之气如不运动交感,便不能构成万物及其运动变化。阴阳之气是气相反扣成的两个方面其运动变化规律支配着天地万物和社会人事的变化。
邵子评杨雄的《太玄经》时云:“杨雄作《玄》,见天地之心,知历法,又知历理。”可见邵子的《皇极经世书》的写成是受其《太玄经》一定影响,玄经的以历推算邵子采纳了这种模式而进行了另外一种加倍法作《皇极经世》。《太玄》以三倍而《皇极》用二倍。
清刘斯组着《太玄别训》所作的“序文”时云:“余读易着拔于易堂,解于《焦氏易林》、《京氏易传》、《杨子太玄》、邵子《皇极经世》诸书,凡有涉于易之嫡派支流,足以广旁通发挥之情,开引伸触类燕义者。”以刘氏所愽览易之嫡派支流诸书,直有相通之义矣。
灿烂
《易纬》杂记(卦气杂议之三)
前面已提到卦气是在《易纬》中提出,汉代流传下来的《易纬》有《稽览图》、《干凿度》、《坤灵图》、《通卦验》、《是类谋》、《辨终备》六种。《隋书·经籍志》有《易纬》八卷。所谓的“纬”对群经而言,“纬”以配“经”。对经书作解释。
《易纬》讲势气征验以明吉凶,认为风为气之动,“卦”则表现风气之动的先兆,由气可以验物,因之由卦气之联兆可以占吉凶。特别在《易纬·稽览图》把《易经》与历法结合起来,用六十四卦配合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讲卦气占验灾异吉凶,以明天人感应,其“卦气起《中孚》”,所以汉人又称此书为《中孚经》,其术较少人研究,故多知邵子卦气图而不知《中孚》为起点的卦气图,虽然它同于孟京一派的卦气学说,但又有其区别。
《纬》书在魏晋后是列为禁书,故资料散失较多,到了明清特别是清时,作了大量的辑佚汇编工作。得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易纬》。
《易纬》卦气说除见于《易纬·干凿度》外,还见于《易纬》其它诸篇。包括《稽览图》、《通卦验》、《干元序制记》、《是类谋》等,特别在《稽览图》较为详细,如《稽览图》日:
小过蒙益渐泰(寅)、需随晋解大壮(卯)、豫讼蛊革夫(辰)、旅师比小畜干(巳)、大有家人井咸姤(午)、鼎丰涣履遯(未),恒节同人损否(申)、巽萃大畜贲观(酉)、归妺无妄明夷困剥(戌)、艮既济噬嗑大过坤(亥)、未济蹇颐中乎复(子)、屯谦暌升临(丑)、坎(六)、震(八)、离(七)、兑(九)以上四卦者,四正卦为四象,每岁十二月,每月五卦,卦六日七分,每期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分又四分之一日。
现作清楚的整理排列如下;

十一月 《中孚》 《复》
十二月 《屯》 《谦》 《暌》 《升》 《临》
正 月 《小过》 《蒙》 《益》 《渐》 《泰》
二 月 《需》 《随》 《晋》 《解》 《大壮》
三 月 《豫》 《讼》 《蛊》 《革》 《夬》
四 月 《旅》 《师》 《比》 《小蓄》 《干》
五 月 《大有》《家人》 《井》 《咸》 《姤》
六 月 《鼎》 《丰》 《涣》 《履》 《遯》
七 月 《桓》 《节》 《同人》 《损》 《否》
八 月 《巽》 《萃》 《大畜》 《贲》 《观》
九 月 《归抹》 《无妄》 《明夷》 《困》 《剥》
十 月 《艮》 《既济》 《噬嗑》 《大过》《坤》
十一月 《未济》 《蹇》 《颐》

卦气倡导者孟喜(卦气杂议之四)
《汉书·艺文志》:“《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颜师古注云:“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汉兴,田何传之,讫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学官。”可见施、孟、梁丘三家之《易》在西汉的众家之首。其中孟指的即孟喜。
孟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今山东蝉山)人。西汉经学家,《易》学“孟氏学”的开创者。以阴阳说解说《周易》,以此推测气候的变化,判断人事的吉凶,为汉《易》中卦气说的倡导者。
《汉书·儒林传》记:“喜好自称誉,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孟喜喜好吹嘘,自记得到秘传的《易》家关于阴阳灾变的书。他诈谓田王孙死时秘传给他的。他的同学梁丘贺疏通证明之,说他们的老师田先生死时,只有施仇侍侧,当时盂喜回到东海去,哪有此事。故有学者推测盂喜的阴阳灾变书可能来自海上方士所传。
京房受《易》于焦延寿,延寿云:尝从孟喜问《易》。不久孟喜去世,京房认为焦延寿所传就是《孟氏易》。而《京房易》是《火珠林》的前身,现大家所用的卜筮法均出于《火珠林》,其溯源又可追到孟京《易》卦气说。
孟喜所传“卦气”学说,其专着已久佚不存,但从《易纬》的许多论述与《京房易》甚吻合,有学者研究证明;“《易纬》为孟京《易》学一派,以《易纬·稽览图》来说,其上篇讲卦气及风雨寒温以推吉凶灾变,下篇推轨策法及六日七分,即京房之积算法。故孟《易》学虽早已亡佚,幸赖《易纬》还保存其遗说。
清惠栋《易汉学·孟长卿易上下》:“首见于《孟氏章句》。孟氏之书唐时尚存,”据《新唐书.历志》一行解释“卦议”曰:"十二月卦出于孟氏章句,其说《易》本于气,而后以人事明之。”

四正卦(卦气杂议之五)
一行《卦议》引《孟氏·章句》,其中一节专明解释“四正卦”,今录出对我们理解四正卦有所帮助。
“《坎》、《离》、《震》、《兑》,二十四气,决主一爻,其初则二至、二分也。《坎》以阴包阳,故正北,微阳动于下,升而末达,极于二月,凝固之气消,《坎》运终焉。春分出于《震》,始据万物之元,为主于内,则群阴化而从之。故自南正,而丰大之变穷,《震》功究焉,《离》以阳包阴,故自南正,微阴生于地下,积而未章,至于八月,文明之质衰,《离》运终焉。仲秋阴形于《兑》,始循万物之未,为主于内,群阳降而承之,极于北正,顶天泽之施穷,《兑》功究焉。故阳七之静始于《坎》,阳九之动始于《震》,阴八之静始于《离》,阴六之动始于《兑》。故四象之变,皆兼六爻,而中节之应备矣。
此处四正卦虽然溯源《说卦传》,但它扩展渉及到“四象”,即七、八、九、六,阴阳老少之义。对《易》所说的“二仪生四象”作了形象说明。“四正卦”是主控四季之卦,故又有“方伯卦”之称。
孟康《汉书》注曰:“余四卦《坎》、《离》、《震》、《兑》为方伯监司之官,”“又是四时各专王之气,各卦主时,其占法各以其日观其善恶也”。
《周易虞氏略例·四时象具笫十三》解云:“四时象者,即卦气家所谓方伯之卦也。凡卦有六位,初至三为一象,四至上为一象,二至四为一象,三至五为一象,凡有四象,此四象中备有《坎》《离》《震》《兑》者。谓之四时象。”此又把上下卦及互卦称为四正卦。
《易纬·乾坤凿度》立《坎》、《离》、《震》、《兑》为“四正”,其“四正”谓:“定气一,日月出没二,阴阳交争三,天地德正四”。立《干》、《坤》、《巽》、《艮》为“四门”。即《干》为天门、《坤》为人门、《巽》为风门、《艮》为鬼冥门。
清朝俞越学者根据杨雄《太玄经》八十一首也《中》的推考,在《卦气直日考》云:
“以《坎》、《离》、《震》、《兑》为四正卦,而以《中孚》以下六十卦分直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诸卦次序,莫详其义。然扬子《太玄》八十一首,始以《中》准《中孚》,终以《养》准《颐》,次第皆与此合,知其必有所受之矣。”

四正卦一年所主节气爻(卦气杂议之六)
“四正卦”在《河洛理数》命学中也叫“节卦”,其具体的分配基本保持了汉《易》学的卦气“四正卦”原貌,与康成注《易纬·通卦验》同,但《河洛理数》其格式更为直观些,“毎一卦各管九十日,自初爻而至上爻,每一爻各管十五日也”。今以卦式附节气如下:

《坎》卦初爻 冬至《震》卦初爻 春分《离》卦初爻 夏至《兑》卦初爻秋分
《坎》卦二爻 小寒《震》卦二爻 清明《离》卦二爻 小暑《兑》卦二爻寒露
《坎》卦三爻 大寒《震》卦三爻 谷雨《离》卦三爻 大暑《兑》卦三爻霜降
《坎》卦四爻 立春《震》卦四爻 立夏《离》卦四爻 立秋《兑》卦四爻立冬
《坎》卦五爻 雨水《震》卦五爻 小满《离》卦五爻 处暑《兑》卦五爻小雪
《坎》卦上六 冬至《震》卦上爻 芒种《离》卦上爻 白露《兑》卦上爻大雪

了解了四正卦,对阅读汉代古籍有所帮助,如《汉书》中引京房《易》;“方伯分威,厥妖马,生子亡。”其“方伯”指的是四正卦,并不是官职的名称。又云:“大经在辟,而易臣,兹谓阴动。”此“大经”指的是《坎》《离》为经位方伯,辟为君,方伯在君位,此谓易其臣道也。
引《汉书》魏相奏可见汉代古人之重视四正卦,其奏曰;“东方之神大昊,乘《震》执规司春,……兹五帝所司,各有时也。东方之卦不可以治北方,春与《兑》治,则饥,秋与《震》治,则华,冬与《离》治,则泄,夏与《坎》治,则雹。”

十二月卦(卦气杂议之七)
“十二消息卦”,亦称“十二辟卦”、“十二君卦”、“十二月卦”、“十二主卦”,其组成由乾坤二卦相互推移而形成的十二卦,为众卦之基础,依阴阳消息的次序排列卦。
《复》卦初六 冬至 《姤》卦初九 夏至
《临》卦六三 大寒 《遁》卦九三 大暑
《泰》卦九五 雨水 《否》卦六五 处暑
《大壮》初九 春分 《观》卦初九 秋分
《夬》卦六三 谷雨 《剥》卦六三 霜降
《干》卦六五 小满 《坤》卦六五 小雪
从《复》至《干》,阳爻逐渐增加,从下往上增长,阴爻逐渐减少,表示阳气逐渐增强,阴气逐渐减弱。为阳息阴消过程;从《姤》至《坤》,阴爻逐渐增加,从下往上增长,阳爻逐渐减少,表示阴气逐渐增强,阳气逐渐减弱。为阴息阳消过程。
仲朔曰:“十二消息,九六相变,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故变在其中也。”
荀爽曰:“一冬一夏,阴阳相变,易也。十二月消息,阴阳往来无穷,已故通也。

议消息上下(卦气杂议之八)
消息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信息之意,在《易》学中是进退、升降之意。
《易·系辞》:“变化者,进退之象也。”荀爽曰:“春夏为变,秋冬为化,息卦为进,消者为退。”
仲翔解《易·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时曰:“坤消从午至亥上下,故顺也,干息从子至巳下上,故逆也。”又曰:“《干》为寒,《坤》为暑,谓阴息阳消,从《姤》至《复》,故寒往暑来也,阴诎阳信,从《复》至《泰》,故暑往寒来也”。
《易纬·干凿度》曰:“圣人因阴阳起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因此可理解为处阳升的卦为息卦,阴降的卦为消卦。
这里注意的是午至亥为“上下”,子至已为“下上”,亦即《坤》从上至下,《干》从下至上,进行升降、进退。
随记此时,想起某网上一贴文说,张某某大师说,千年来《干》卦纳甲从下到上子、寅、辰、午、申、戍、是错误的,应改为相反从上到下,这样才会与《坤》卦纳甲的未、巳、卯、丑、亥、酉相吻合。还说他一直这样应用。这大师为什幺不把《坤》卦的纳甲顺序改掉呢?他连基本的阴阳卦气顺逆都不懂。“《坤》消从午至亥上下”,为什幺要《干》《坤》同歩吻合呢?现代的培训班老师喜好提出异议,引证明其研究有创新。不讲基本的理论。没有好处。

河洛理数预测命运(卦气杂议之九)
在术数中,卦气应用最完整的要算陈希夷的《河洛理数》,其命卦的吉凶,天地数多少为吉凶,应用十二消息卦的原理与所得出的命卦与天地数,来作为判断命运吉凶的依据。故不理解一年中阴阳卦气的状况,对《河洛理数》就很难上手。
《阴阳二数随月令消息论》曰:
“两仪未判,神明深蔵,一气浑然。于是龙马负图,羲皇画卦而易数出焉。然易者易也,相移相易之道,与四时流行循环无端,故数之至妙,贵在于与时偕行顺之则吉,反之则凶,至理自然不可易也”。
“四时流行”“与时偕行”,讲的就是一年中阴阳卦气,与人的出生时间的四柱推算出的先天卦,是否吻合,来判断吉凶。
举到十一月卦;
从上面知道,十一月卦冬至后为《复》卦,是为一阳生于子,故初爻为阳爻,二至六爻为阴爻。此时万物萌动,但毕竟是初生萌芽,故八字中的天数就不能太多,多了就不合时宜,太多之极,在人的命运中必有倾败、横夭、毁折之患。
其数以何为准,《皇极经世》云:“《干》用九,故其策为九,《坤》用六,故其策为六”。即策数的最基本单位阴策为六,阳策为九。以此推之,在十一月冬至后出生,如天数在六以下,如四、五,即失之弱,书云:“在人岂有健成之理?厚发之福乎?”
何数为适时?如在九左右,如八、九、十、十二数,可谓适时,也叫得中,人命可“必处逸乐之中,居崇高之位矣”。
应用十二月卦,结合人的八字时,《河洛理数》提出:“以时观乎动静,则吉凶悔咎,自不能逃也”。

《河洛理数》对四正卦的应用(卦气杂议之十)
《河洛理数》云:“时值节卦者谓之化工,生月得卦者谓之得令,皆为天地间至吉至旺之气,但气候有盈虚,卦爻有超接,其法常以甲子、甲午、巳卯、己酉定二分二至之初气,分至之爻既定,其余可推而知矣”。
此法与《奇门遁甲》起局的超接闰补有点相似,即如何把节气与六十甲子周期联系起来,又要和谐统一。故《皇极经世》数的元会运世之卦,年月日时之卦也起甲己也。
化工即四正卦,即以生月论之,其除《坎》《震》《离》《兑》外,又把《坤》《艮》卦主四季,辰戍丑未月,除正节气十二日外,各旺十八日。
人生先天卦,如得化工卦(四正卦)主名誉,为科甲星,已仕者为天恩星,主功名显达,常人遇之亦吉。
但在具体应用时,还是不能拘泥已分配四时节气,要灵活应用五行之气,今录《河洛真数的“化工论”如下,对气有浅薄,灵活应用很有启发作用。
“化工者,天地生生化化之妙也,人得之为有生之理,土者得之则发科甲、科名,常人得之,则发生涯、名誉。传云:人生得化工,显位又显名。先辈之论,拘于时气,如冬至后春分前,《坎》水用事,为化工之例,其说是矣。以预观之,春朩、夏火、秋金、冬水,气有深浅,如十月立冬,水已司令,虽未及冬至,以为化工,岂不可乎?如正月生人,《坎》为得局化工也,而卦内无《坎》,却有《震》,岂必拘于《坎》,不以《震》朩为化工乎?若不以《震》为化工,则曰:此人无功名名誉,庸下之徒耳。在士流多有名誉,但气薄而不发科目耳。于理论之,《坎》水生于秋金,旺于冬至,至春气隐退而不见矣,《震》朩已生于十月冬至,水旺木得生气,至正月则萌动而临官,可不为化工之时乎?《坎》水至此,气已消弱,虽正逢,互见泄气,而不能为用,况隐伏而不见者乎。化工人人有之,须采其奥,不可扏一论之。假如人生七月,金为化工,秋令未交,气犹未至,尚在《离》之化工,金未得令,火气已退斯时也。宜取《坤》《艮》之土,为火之子,寄旺于未,乃金之母也。《坤》《艮》气旺,则齐名显达,何必拘于《离》火《兑》金哉。又有虽得秋金用事,大火未向西灭,土犹寄旺,金亦司令,火气已薄,金土得宜,故正不逢而互体得之,若正互俱无,则取纳甲、纳音,终是浅薄,福寿减半,余仿此。”

《复》卦(卦气杂议之十一)
邵子诗云:“忽然夜半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笫开,若识无中含有象,许君亲见伏羲来”。
又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玄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包羲。
按易数,俱从一阳初处起,《复》卦为上《坤》下《震》,初为阳爻,二至上均为阴爻也。十二月卦笫一卦为《复》卦正为此理矣。
先天图中也自《复》卦起至《坤》而终,终始相连如环,所以先天圆图也叫“环中”也。邵子诗曰:“自从会得环中趣,闲气胸中一点无”。
邵子诗曰:何者谓之机,天根理极微,今年初尽处,明日起头时。
此际易识得,其间难下辞,人能知此意,何事不能知。
《皇极经世》曰:“《坤》《复》之交,一动一静之间,其天、地、人之至妙至妙矣”。其邵子诗或语,均在《复》卦初始之妙也。
天下之大,宇宙间治乱之大机,也以《复》为始也,先天图中《坤》极而一阳复生,然外体阴,经五卦尙未可决,至《随》卦方有上《兑》下《震》,二阳决于上卦,《震》为动,《兑》为悦,动而悦之,阳长而阴消,积十八变而地天《泰》矣。再十八变而天地《否》,治《易》者谓此宇宙间治乱之大机也。《复》卦代表天地之气运,由北而南则治,由南而北
则乱,乱久复北而南,子至卯,阴中阳将治,卯至午,阳中阳极治。故《易》学者黄奥洲叹曰:“尧、舜、禹、汤、文、武之化,皆起西北而至东南,世所以治,吴、晋、宋、齐、梁、陈之政,皆在东南而不至西北,世所以乱,此人事之消长也”。
南方气候、物产均比北方优越,历朝统治者总喜欢选择北方,他们是否为以北治南而设呢?近代又是否符合此规律?网友可考察之。

《皇极经世》十二会(卦气杂议之十二)
邵雍(1011-1077) 北宋著名易学家。字尧夫,自号安乐,谥康节。祖先为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于苏门山百源之上,故被后人称为百源先生,其学派被称为“百源学派”。屡被推荐为官,均坚辞不受,终生以研究《周易》为业。后居洛阳,与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从游甚密。勤奋好学,潜心学问。共城令李之才曾授以“物理性命之学”,即《周易》象数之学,往其探索,多所自得,以先天象数之学名于世,和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学一反王弼以来的义理派风调,在汉代象数学派的基础上,把陈抟等道教的思想与易理相结合,为理学的命理作论证,使“易学”成为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易学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故为北宋理学的重要人物。现存的著作有《皇极经世》(包括《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无名公传》和《伊川击壤集》二种。
邵子其《皇极经世》数理体系,即元、会、运、世的推演,其一元十二会,其十二会亦即十二消息卦也。其大胆将宇宙的生灭周期过程,浓缩成一年阴阳卦气升降的过程。今录《皇极经世发微心易》元会运世图说如下:
“愚尝考之,阳一为奇,阴二为偶,是以一元之数起于《干》,故《干》为起数之端,犹一岁包年月日时而为之也。《干》之后有《兑》,《兑》为月,其数二,衍之为十二,犹一岁有十二月也。《兑》之后有《离》,《离》为日,其数三,衍之为三百六十,犹一岁有三百六十日也。《离》之后有《震》,《震》为时,其数四,衍之为四千三百二十,犹一岁有四千三百二十时也。此一、二、三、四为天地生物之始,数阳之所以先乎阴也。《震》之后继以《巽》五,阴元之气莫先于此。是以《巽》元之年数,衍之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起数之端,《坎》六,继之是为《巽》元之月数,衍之为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月,《艮》七又继之是为《巽》元之日数,衍之为四千六百六十五万六十日。若夫《巽》元之时数,则居《坤》之八焉,又衍之为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时,此五、六、七、八又为天地成物之终数。阴之所以承乎阳也。由是重而衍之,以至于八,则《干》之世数四千三百二十,衍之为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兑》之世数五万一千八百四十,衍之为六十七万一千八百四十六万四千,循而推之,皆可概见。大抵《干》《兑》《离》《震》之数,包《巽》《坎》《坤》《艮》在其中,子至巳上六辰皆属《干》,谓之先天,自午至亥下六辰皆属《坤》,谓之后天,后天皆效先天而为之,故曰:成象谓之《干》,效法谓之《坤》,可举隅而知”。
其十二会卦即(卦气杂议之七)所排列“十二消息卦”也,起《复》至《坤》终。即《复》、《临》、《泰》、《大壮》、《夬》、《干》、《姤》、《遁》、《否》、《观》、《剥》、《坤》之十二卦也。

星光个人臆想;
既是“天人感应”概念的阴阳五行学说的术数,那命运演算入卦数理,也不会离此十二消息卦的阴阳卦气升降之理,上面这段文章基本总结了邵子皇极数的基本数理,也隐隐约约透露着《邵子神数》的数理在里面,著名的神数“八卦加则列”口诀,其首二句是“《干》卦六为头,《兑》为后少女”,《皇极经世》的元不是亦以《干》卦起数之端,《兑》二衍即十二会也。《干》、《兑》、《离》、《震》卦换个术语,即元、会、运、世也。在神数中再有一术语,即日、月、星、辰也。其日主之一会分十二以分日月年四层也。其十二万九千六百即始终数也。元会运世岁月日时分秒作皇极经世书,自元至时隶之卦而分秒行乎八卦之间,有卦有数,天地人物皆囿于其中,则卦数穷物之情,极物之变,虽鬼神之不测,与天地之无穷,亦难逃乎此数焉耳矣。一日有十二时辰,其十二会亦人命十二宫也。

转贴;
“卦气图”主要可分为“八卦卦气图”、“四正卦卦气图”、“十二消息卦气图”、“六日七分卦气图”、“七十二候卦气图”等。 而在“易纬”中,就有《易通统图》、《易通卦验玄图》、《易坤灵图》、《易稽览图》。试简述之:

《易通统图》:
日春行东方青道,曰东陆;
日夏行南方赤道,曰南陆;
日秋行西方白道,曰西陆;
日冬行北方黑道,曰北陆。

东方,属木,青色,数八,配春;南方,属火,赤色,数七,配夏;西方,属金,白色,数九,配秋;北方,属水,黑色,数数,配冬。这样的思想见于《吕氏春秋》前十二卷“四季”纪中,而早在战国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就有“木青”、“火赤”、“金白”、“水黑”之说。

《易通统图》本就是一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流行图。而且是有五行、成数、方位、颜色内涵的“图”。所以称之为“易通统图”,隐喻着“震为木”配东方;“坎为水”配北方;“离为火”配南方;“兑为金”配西方,这就是《易传•说卦》中“帝出震图”的四正卦方位图。这应就是早期简单的卦气易图。

《易坤灵图》:
干居西北。干用事,万物蛰伏。
伏羲作《易》,无书,以画事。
阳气出于东北,入于西北,发于孟春,毕于孟冬。
五帝:东方木,色苍,七十二日;
南方火,色赤,七十二日;
中央土,色黄,七十二日;
西方金,色白,七十二日;
北方水,色黑,七十二日。

“干居西北”,是言《易传•说卦》“帝出震图”的方位。“以画事”,是说先有图画后有文字。“五帝”说,与“五德”说吻合,有五行、五色,配一年三百六十日。四季各分孟、仲、季,十二节配十二地支和八卦。阳气发于孟春,出于东北即是艮卦方位,流转至仲夏最盛,至孟冬而毕,入于西北是干卦方位。也是早期简单的卦气易图。

《易稽览图》:
甲子,卦起《中孚》。
唯消息及四时,卦当尽其日。
六日八十分之七。
坎常以冬至日始效。《复》生坎七日。
消息及四时卦,各尽其日。
诸卦气,寒、温、清、浊各如其所。
《小过》《蒙》《益》《渐》《泰》 寅
《需》《随》《晋》《解》《大壮》 卯
《豫》《讼》《蛊》《革》《夬》 辰
《旅》《师》《比》《小畜》《干》 巳
《大有》《家人》《井》《咸》《姤》 午
《鼎》《丰》《涣》《履》《遯》 未
《恒》《节》《同人》《损》《否》 申
《巽》《萃》《大畜》《贲》《观》 酉
《归妹》《无妄》《明夷》《困》《剥》戌
《艮》《既济》《噬嗑》《大过》《坤》亥
《未济》《蹇》《颐》《中孚》《复》 子
《屯》《谦》《睽》《升》《临》 丑

《坎》六、《震》八、《离》七、《兑》九,以上四卦者,四正卦,为四象。
卦,六日七分。每期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

冬至日在《坎》,春分日在《震》,夏至日在《离》,秋分日在《兑》。

冬至,冰益壮,地乃坼,鹖旦不鸣,虎乃交,日短至,阴阳争。
………
立春,风解冻,虫启蛰,鱼上冰,獭祭鱼,鸿北乡。
………
立冬,水始冰,地始冻,雉为蜃。

这里的大部分文字是在说六十四卦的卦气图。以四正卦二十四爻当二十四节气,余六十卦,当一年360.25日。又配以七十二候。宋人李溉的《卦气图》,就是主要本《易稽览图》之说所出之图。

六十卦之配,是以十二“消息卦”(也称辟卦)配月为主卦,居末位。
如,寅正月五卦的次序是:《小过》《蒙》《益》《渐》《泰》。卯二月五卦的次序是:《需》《随》《晋》《解》《大壮》。

十二消息卦,《复》一阳,《临》二阳,《泰》三阳,《大壮》四阳,《夬》五阳,《干》六阳,《姤》一阴,《遯》二阴,《否》三阴,《观》四阴,《剥》五阴,《坤》六阴。配于十二月,可形象表明一年四季的阴阳消长过程。这就是“十二消息卦气图”。

十二消息卦又称“十二月卦”。据唐一行《卦议》说:“十二月卦,出于《孟氏章句》。其说《易》本于气,而后以人事明之。”十二消息卦,《复》至《干》为消卦,《姤》至《坤》为息卦。

在每一辟卦之前加上四卦,一月中就有五卦,每卦当六日七分。所谓“七分”,是把一日分作八十分,占其七分。如此,六十卦就是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分(365.25日)。如此,又可以作出《卦气六日七分图》,配以七十二候,又可以作出《卦气七十二候图》。
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合,即得六十花甲子。甲子,卦起《中孚》,是以《中孚》当十一月中(冬至)卦。

《易稽览图》有以四正卦配二十四气的文字。可推出:
甲子,卦起《中孚》,当冬至,十一月中。
己巳,卦起《升》,当大寒,十二月中。
甲戌,卦起《渐》,当雨水,正月中。
己卯,卦起《解》,当春分,二月中。
甲申,卦起《革》,谷雨,三月中。
己丑,卦起《小畜》,当小满,四月中。
甲午,卦起《咸》,当夏至,五月中。
己亥,卦起《履》,当大暑,六月中。
甲辰,卦起《损》,当处暑,七月中。
己酉,卦起《贲》,当秋分,八月中。
甲寅,卦起《困》,当霜降,九月中。
己未,卦起《大过》,当小雪,十月中。

这实际上是以甲子计《中孚》第一卦,卦气始起于冬至,至癸亥计第六十卦,为《颐》。

虽然李溉《卦气图》是由《易稽览图》而出,但是却有不同。是图以十二月卦之七十二爻分主七十二候,这是明显与《易稽览图》的不同之处。又是图虽然没有“内外侯”之分,但是以“辟”、“侯”、“大夫”、“卿”、“公”配卦,亦不全见于《易稽览图》。《易稽览图》只是在四正卦爻配二十四气“文字图”中出“公”、“侯”卦。把六十卦中的十二“侯”卦分作“内外”,即增加十二卦而成七十二卦,正好用于配七十二候。这样的图表见于唐一行《大衍历》。在汉代《易稽览图》中还没有如此分法,似乎还没有把七十二候配入卦气图。清惠栋《易汉学》中所列《卦气六日七分图》是本于《易稽览图》之图说所出之图。至于民国杭辛斋《易楔》中所列《卦气六日七分图》,乃杭氏“集大成”之图。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5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起卦太复杂不如八字简捷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