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易研究会

足球期刊預測總合集

西藏教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13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宁玛派


宁玛派(藏文:???????;威利:rnying ma),也称“红教”,宁玛是藏语音译,是古、旧的意思,为藏传佛教中最古老的教法。在11世纪时形成宗派体系,尊奉莲花生大士为其始祖。


(一)概述

宁玛派因该派遵循前弘期(大译师仁钦桑波之前)所传之教法而得名,也因该派 □□僧人大多戴红色僧帽,俗称红(帽)派;另说唐末至辽金元时代,佛教法喜大盛,□□僧需至战场超度战殁士兵,僧衣袍多被鲜血染红,乃名之“红教”。

莲花生大士与寂护大师是宁玛派的开创祖师。公元8世纪中叶,藏王赤松德赞特派使者迎请印度寂护大师入藏传法,并修建桑耶寺,在寂护大师的建议下,邀请了莲华生大师入藏。在莲华生大师与寂护大师的努力之下,佛教开始在西藏地区生根。但因为朗达玛灭佛,造成经典与教法的散失,在后弘期其他教派形成之后,因其遵循旧弘期莲华生大师所传的旧密咒,故被称之"古派"或旧派。

  宁玛派的教法传承是与前弘时期的法统一脉相承的。在禁佛时期是采取极为隐蔽的方式进行传授。吐蕃王朝崩溃后,很长时间无寺庙、无僧团,只有一批在家俗人咒师维护法统,有的则采取在家庭中父子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法,法脉因而赖以不断。

宁玛派的传承与教法,主要来自于莲花生大师、藏王赤松德赞等二十五位师徒,之后形成六个分支。并有六大寺院即多杰札、敏卓林、谢庆、卓庆、噶陀、白玉。

龙钦巴尊者承继了宁玛派教法,建立了大圆满传承

它所传承的教法主要是前弘期传译的密法,故称为“旧派”。宁玛派的教法传承,主要有三种: 一远者经典传承, 二近者埋藏传承,三甚深净境传承。

宁玛派的教法全部包括在九乘三部里,九乘包括显三乘〈一声闻,二独觉,三菩萨〉、外密三乘(四事乘,五行乘,六瑜伽)和内密三乘(七大瑜伽乘,八阿努瑜伽,九阿底瑜伽)。在以上诸传承教法中,宁玛派最注重的教法是大圆满,即大阿底瑜伽,超越九乘、融合为一,包括心部、界部和要门部,这是他们与其他后译派最大的不同,由龙钦巴尊者建立。最早修□□法是他们。

目前有些汉文书或文章中则俗称“红教”或“红帽派”,这是因宁玛派僧侣头戴红色僧帽而来的俗名,此称呼不太妥切。宁玛派认为,该宗派的思想仪轨等传承源于“前弘期”时的莲花生大师,这样宁玛派便成为藏传佛教诸多宗派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派别。实际上,宁玛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派,也是在藏传佛教“后弘期”中形成的,因为在“前弘期”时没有新旧之宗派可分,而且“在显教方面,无新旧之分,新旧二派之说,乃是纯粹以密教宏传情形来划分的。对于这个新旧划分,其说法颇不一致,最普遍的说法,是指以班智达弥底(念智称)来藏以前所译续部,则称为旧派密咒;仁钦桑布译师以后所译续部,则名为新派密咒。”(注:《土观宗派源流》61页,土观·却吉尼玛著,西藏人民出版1984年汉文版)。由此可见,宁玛派取名为古派或旧派,主要是它继承了从“前弘期”流传下来的密教思想以及相关仪轨。

  由于早期的宁玛派采取秘密单传的传教形式,既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教义,又没有固定的权威性寺院,而且其僧侣组织比较松散,故追述它的历史有一定的难度。后来随着“后弘期”’诸多宗派的蓬勃发展,宁玛派的教义及其传承又趋于庞大复杂,现在一般有三种传承之说,即远者经典传承,近者伏藏传承,以及甚深净境传承。

  在此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在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初期阶段,有三位宁玛派大师为宁玛派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正如“到十一世纪有封建主素尔波且(1002—IO62年,本名释迦迥乃)父子三代系统地整理了宁玛派经典,并建立了邬巴垅寺,从此宁玛派形成为一个教派。”(注:《藏传佛教源流及社会影响》60页,丁汉儒等著,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因此,所谓的“三素尔”在宁玛派史上有了一定的影响。

  至于“三素尔”的历史,在《土观宗派源流》中有记载:“娘传素波齐?释迦迥乃。索的弟子后出四尖端和一锋芒共五人,其外还有一百零八位大瑜伽者。四尖端中最胜者为素穹·协饶扎(智称)。素穹别名德协甲倭瓦(善逝大胡子)。他有弟子号为四柱、八梁、十六椽、三十二桷、二大瑜伽士、一狂徒、二平庸、二达古若和二无用者等。素穹之子号称为金刚手化身即卓浦巴·释迦僧格。卓浦巴有弟子号为四麦、四纳、四敦共十二位。”我们从“三素尔”的传承及其众多门徒来看,当时“三素尔”的影响很大。

  大素尔·释迦迥乃是十一世纪初的人,他主要创建邬巴拢寺,使宁玛派具有了从事宗教活动的固定场所,从而为宁玛派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继承大素尔·释迦迥乃事业,继续弘扬宁玛派的则是素穹·喜饶扎巴。喜饶扎巴(公元1014—1074年)即是大素尔·释迦迥乃的养子,又是得力大门徒,他继任邬巴拢寺寺主,将宁玛派的影响及势力不断扩大。后来喜饶扎巴辞去寺主职位,独自到甲卧地方专修密法达十三年之久,并获得宁玛派的最高大法“大圆满”的境界。因此,喜饶扎巴的别名叫“甲卧巴”,以此宣扬他的威望。

  第三个素尔,是素穹?喜饶扎巴的儿子,他叫卓浦巴·释迦僧格(1074—1134年)。卓浦巴·释迦僧格生于其父喜饶扎巴去世的那年,因此,他没有得到父亲的直接传授。然而,卓浦巴通过其父素穹的诸大弟子,完全学到父亲素穹大师的一切教授,并通达宁玛派的“大圆满”法。后来卓浦巴·释边僧格在卓浦这个地方修建了一座宁玛派寺院,广弘宁玛派密法,故后人为释迦僧格起了一个别名,即“卓浦巴”。

  经过三素尔的不断努力,宁玛派已形成一个有固定寺院、有系统经典、有僧侣组织的完全独立的宗派,并在当时享有盛名。值得说明的是,三素尔的传承属于宁玛派中的经典传承,也是宁玛派中最正统、最权威的传承。

  三素尔的传承即经典传承,在藏族地区一直没有中断,比如“卓浦巴弟子中又有藏巴·基敦与尼敦二人。又传藏那威巴,藏传麦敦贡布,麦传□□锁,□□传柏希·释迦威与道那堆,道那堆传索·强巴僧格,索传雍敦·多吉白和降仰·桑珠多吉。雍敦大师是一位德学兼优而又具有佳话遗闻的大德,在新旧诸派中,为人所承认。”(注:《土观宗派源流》65页)。由此可得,三素尔的传承不仅没有间断,而且始终是宁玛派的主流。

  另外,还有一位为宁玛派的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人物,这就是宁玛派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隆钦饶降巴。隆钦饶隆巴生于1308年,本名叫智美奥色,十二岁出家,在当时的诸多大师前修学宁玛派以及其它宗派的密法。同时,又在桑浦寺学习“慈氏五论”和“法称七因明”等显宗经论。正如“亲近许多善知识,遍学新旧一切密法,也善学慈氏诸论,因明七论等显教法相。后来往桑耶寺,完全得到持明大师的教授,苦志专修,面见本尊,又从童义成学经、幻、心品等教授。”(注:《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67页,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0年印行)。因此,隆钦饶降巴成为当时藏传佛教界显、密兼通的著名人物,而且他的著述也颇丰,“依照宁提教授解释‘密藏经’义,又造‘宁提’法类三十五种,总名□□漾提。又造《胜乘藏》、《实相藏》、《要门藏》、《宗派藏》、《如意藏》、《句义藏》、《法界藏》等七大藏论,分别阐扬大圆满的教义,尤其是宁提中最重要的论典。”(注:《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67页,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0年印行)。这些著述不仅涉及新密、旧密,而且包含许多显宗方面的教理。隆钦饶降巴在他的晚年还宣讲宁玛派的又一深奥大法,即“空行宁提”,于1363年去世,享年五十六岁。

  总之,隆钦饶降巴在他的短暂一生中,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宁玛派的教理教法,而且为宁玛派培养了诸多高僧大德,甚至还为扩大宁玛派的势力作出了杰出贡献。比如,“隆钦饶降巴还到过不丹,并在不丹建立了一座塔尔巴林寺。在不丹境内的宁玛派,是从塔尔巴林寺传授出去的。后来宁玛派又从不丹传到尼泊尔。在近代,不丹、尼泊尔的宁玛派僧人常到康区的佐钦寺(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学习宁玛派的教法。”(注:《西藏佛教史略》95页)。所以,隆钦饶降巴在整个藏传佛教史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十七世纪,在五世□□的积极支持下,宁玛派在西藏得到一定发展。五世□□不仅扶持原有宁玛派寺院,如多吉札寺、敏珠林寺等扩大其势力,而且亲自创建新寺——尊胜洲寺,专门传授宁玛派教法;还把噶玛噶举派的创世人都松钦巴在山南洛扎建立的拉隆寺改为宁玛派寺院。自五世□□以来,历届西藏地方政府,每遇战乱、灾害、瘟疫等,都要从桑耶寺请宁玛派僧人进行占卜、作禳解,从而提高了宁玛派在社会上的地位。因此,宁玛派在五世□□时期,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目前,宁玛派虽然遍及整个藏族地区,但其势力不大,主要以四川甘孜地区的噶托寺、佐勤寺和白玉寺,以及西藏山南地区的多吉札寺和敏珠林寺为宁玛派的根本道场和活动中心。






二、噶舉派

(藏文: ???????????; 威利: bka'-brgyud)藏傳佛教的一個派別,藏語「噶舉」中的「噶」字本意指口,而「舉」字則意為傳。故「噶舉派」一詞可理解為口傳宗派。另外,由於噶舉派僧人的僧裙中加有白色條紋,又俗稱「白教」。噶舉派是後弘期西藏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由馬爾巴創立,承傳至今。是西藏歷史上最早實行活佛轉世制度的派別,最早的轉世活佛即噶瑪噶舉派的噶瑪巴。

其在西藏以不重著述而重視實際的修行最具特色,強調刻苦的修行,造就了如密勒日巴等眾多實踐苦行修鍊的高僧。

噶舉派所最核心的修法是《那洛六法》與顯、密兩種大手印的教授,其中尤以大手印教授最為著名。


(一)概述

白教(藏人稱噶舉派)開宗立派於北宋年間,延至中國的明朝,白教盛極一時,全盤掌管了西藏政教大權。西藏曾被併入元朝,但明朝中國的疆界大致在長城一線,西藏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只是白教歷代大寶法王和明朝禮尚往來,關系良好,白教執掌西藏三百年間,從未與北京明王朝干戈相向。

而就在明朝,青海藏人宗喀巴,他進西藏大雪山修行,破關而出即創立教門,□□均戴黃帽,故俗稱黃教。宗喀巴圓寂,座前兩大弟子□□與班禪分管後藏與前藏的教務,黃教空前鼎盛,已成為第一大教派,它便從白教手中接管了全藏的政教事務。此時正是中國的清朝。


(二)噶舉傳承

1、此賢劫開始到現在已經有四位佛陀出世。第一尊佛是拘留孫佛。第四尊就是歷史上記載的佛陀-釋迦牟尼佛。他三轉法輪並以八萬四千法門教導眾生,這些法門仍被延續至今。因為佛陀的教法延續到現在,所以這座寺院(噶瑪三乘法輪中心)就被創立了,而創立這座寺院的目的就是要弘揚這些教法,利益所有的眾生。

佛陀的教法被分為各種不同的「乘」,或說是修習的層次,有分為三乘的,也有分為九乘的。這其中,金剛乘是最殊勝的,金剛乘的教法也是釋迦牟尼佛所傳下的法門,已如陽光似的光輝燦爛。。印度這個國家,由於金剛乘教法的普遍宏傳,已出現了如海洋般的修行者及成就者。其中較負盛名的有南贍部洲的六大莊嚴、二勝士,八十四位神通士等,然而,由於這股力量和這些教法的存在,所造就的成就者,就如同夜裡天空中的星星那樣多。

西藏這個地方是一處被觀世音菩薩所調伏的道場,因此透過他大願和大悲的力量,而以譯師、法王、成就者、學者等等化身示現於西藏。所有這些化身之事業,就是完全地將存在印度的佛法傳入西藏,並將佛法譯成西藏的語言。

在這個意義非凡的時代,無數的□□上師參與宏傳這偉大的佛法,因此傳遍了西藏各地,八大佛法傳統就誕生了。這八大派的修行傳承,都是一樣的,它們都包含了完整的佛法。現存有四個主要的傳承:分別是噶舉派、寧瑪派、薩迦派和格魯派。 [1]

在這些傳承派別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傳承大概是噶瑪巴了。這個傳承就是眾所週知的噶居派,其意味著「訓誡的傳承」或「口耳傳承」。噶居派起源於當釋迦牟尼佛以報身佛的型式-金剛持或多傑羌,來傳達密續金剛乘法。因此,噶舉派的傳統一直保持著金剛持的口傳傳承,這個密續傳承從末間斷過。

這個傳承以各種方式流傳至今,其中之一是大家所熟知的遠傳派的傳承,由金剛持傳給了羅佐寧青(寶意菩薩),寶意菩薩再傳給印度的大成就者薩拉哈,薩拉哈傳給首席學者龍樹菩薩,龍樹菩薩再傳給大成就者沙瓦利巴,沙瓦利巴傳給大成就者梅紀巴,梅紀巴再傳到馬爾巴譯師。

近傳派的傳承由大成就者帝洛巴開始,在他的修行過程中受到許多偉大的成就者、瑜伽士和上師的指導。據說他曾在西印度一處叫索瑪普利的地方,絲毫不動地修行十二年。經過這段時間的修行,他獲得了成就,能夠面對面地從金剛持那裡接受教導、口傳和灌頂。

帝理巴(988-1069年)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帝洛巴。追溯噶舉傳承,他是第一位人身導師,被尊為印度噶舉傳承的創始者。帝洛巴從禪觀中直接得到金剛總持及許多本尊的授記,在未證得大成就之前,他以榨芝麻及零工為生,也因此而得名。

帝洛巴的繼承者是那洛巴大學者(1016-1100),他是印度最重要的大成就者之一。那洛巴將「六瑜伽」及「大手印」傳給了他的偉大弟子馬爾巴(1012-1096),而後者成為噶舉派在西藏的第一位導師,其影響力遠在未遇到那洛巴時已被帝洛巴所預言。為求對教義的體解,馬爾巴到曼卡爾區的沐估隆鎮跟隨卓彌羅札娃(922-1073/4)學習梵文,但後來因為學費太昂貴而離開,並決定到印度。在他三游印度之中,接收了那洛巴及其他禪修者完整的「大手印」教義,之後馬爾巴、卓彌羅札娃及窩在復興藏傳佛教運動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早期的噶舉傳承稱為「馬爾巴噶舉」,取自馬爾巴的名字。另一噶舉傳承則是西藏中部「香」郡「昌」地發起的,其創始人為穹波納玖叔林宮波(1002-1096),他是那洛巴及那洛巴妹妹尼估瑪的弟子。這一派系稱為「香巴噶舉」,乃取自發源地為名。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派是噶舉傳承最早創立的派別。

馬爾巴主要的弟子密勒日巴(1052-1135)是一位著名的「西藏瑜伽士」。密勒日巴在接收其上師嚴厲的教導下,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至今仍是無數修行者的借鏡,而他即興所作的道歌「密勒日巴一萬偈」更是許多讀者自我鼓勵及激勵的泉源。

密勒日巴有許多弟子,其中特別傑出的有兩位,他們是惹瓊巴(1083-1161)及岡波巴(1079-1153)。這兩位大師開創了噶舉派完整的體制。惹瓊巴創立了「惹瓊噶舉」而岡波巴創立了「達波噶舉」。岡波巴是達波區人氏(派別之名即是源自於此),是一位著名的醫生,所以也被稱為「達波拉傑」意即「來自達波的醫生」,而他的全名是「達波達沃匈努」。岡波巴也是「解脫莊嚴寶縵」的作者,我噶舉傳承興起於雪域西藏中最有作為的人物。帝洛巴、那洛巴、馬爾巴、密勒日巴及岡波巴在噶舉傳承中被尊為「五祖」。

噶舉支派

較早的噶舉派不應與後期興起的噶舉四大八小派有所混淆。噶舉傳承之派系遠超於噶舉四大八小派,故「噶舉四大八小派」不能作為噶舉傳承派系唯一的考量。除此之外,噶舉傳承中尚有達波、香巴、竹巴、惹瓊等等其他分支。

噶舉傳承的「四大派」是由岡波巴的四大弟子所創立,包括噶瑪噶舉、采巴噶舉、巴融噶舉、帕竹噶舉。然而達波噶舉卻保存著自承的方丈系統而自成一派,這與其他十二派是有所不同的。噶舉傳承的「八小派」是由帕莫竹巴(1100-1170)的主要弟子所創立,包括直貢噶舉、達隆噶舉、竹巴噶舉、雅桑噶舉、措普噶舉、休色噶舉、耶巴噶舉和瑪倉噶舉。帕木竹巴在西藏推翻了薩迦政權,他也跟隨了薩虔昆噶寧波(1092-1158)參學了十二年並獲得薩迦派「道果」的教義。帕莫竹巴對十二支派的影響在於他將「道果」教義融入噶舉派「丹雅卓」的教義內。


(三)活佛

·           噶瑪巴活佛大寶法王

十七世噶瑪巴活佛大寶法王是至今唯一同時為中國政府與  □□認證的活佛,於1999年出走印度。十六世於1959年出走印度,其於西元1981年在美國圓寂。[1]]由於十六世圓寂後,其弟子曾自行認證另一名嬰兒為十七世(現亦於印度),惟未經中國政府或  □□認可,故少為外國承認。

·           夏瑪巴

夏瑪巴(正式全稱為昆津夏瑪巴)是藏傳佛教噶擧派(俗稱白教)中的噶舉巴之最高持教法王之一。

·           巴麥欽哲仁波切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生黃英傑被認證為白教第三世巴麥欽哲仁波切(2005-12-24/聯合報/A6版/生活)。



(四)註釋


1、噶舉派

「噶」是佛語或是師長的言教,「舉」是傳承合起來就是口傳的意思,因為噶舉派所學的都是由師長口耳相傳而來。「噶」的另外一解釋是白色,噶舉就是白傳的意思,這是因為噶舉派的始祖們都是著白衣,所以噶舉派又通稱白教。

噶舉派最初分兩個傳承,一是瓊波南交巴所創叫做香巴噶舉,一是達波拉杰(岡波巴)所創叫做達波噶舉。其中香巴噶舉在十四世紀已經衰落,而達波噶舉則流傳至今,達波噶舉的派系很複雜,有「四大八小」的說法。達波噶舉是源於瑪爾巴、密勒日巴師徒,創始人是達波拉杰,他最初是學噶當派中的教授派經典,後來密勒日巴傳給他「多吉帕摩灌頂」(金剛亥母)和「拙火定」,他融合噶當派的教法和密勒日巴所傳的密法,形成以「大手印」為主的體系,即噶舉派中塔波噶舉。

     噶瑪噶舉是達波噶舉傳出的四大之一,這支派傳承延續到現在,它的創始人是達波拉杰的弟子都松欽巴。藏傳佛教獨特的轉世制度,就是由都松欽巴開始的。噶瑪噶舉分兩個小支系一是黑帽派,一走紅帽派。黑帽系是從噶瑪拔希(一二○四 ~ 一二八三)開始的,「黑帽」的名稱是元朝蒙哥賜給噶瑪拔希一頂金邊黑色僧帽而得的。明朝封有三大法王,大寶、大慈、大乘法王。黑帽第五世德新協巴,即受明成祖封為大寶法王,從此大寶法王就成為黑帽系歷代轉世活佛的稱號。

噶舉派的教法是傳承應成中觀的,它最主要的教法是講「大手印」,噶舉派重視密宗,而且是採取口耳相傳的傳授方式,但顯宗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此賢劫開始到現在已經有四位佛陀出世。第一尊佛是拘留孫佛。第四尊就是歷史上記載的佛陀-釋迦牟尼佛。他三轉法輪並以八萬四千法門教導眾生,這些法門仍被延續至今。因為佛陀的教法延續到現在,所以這座寺院(噶瑪三乘法輪中心)就被創立了,而創立這座寺院的目的就是要弘揚這些教法,利益所有的眾生。

佛陀的教法被分為各種不同的「乘」,或說是修習的層次,有分為三乘的,也有分為九乘的。這其中,金剛乘是最殊勝的,金剛乘的教法也是釋迦牟尼佛所傳下的法門,已如陽光似的光輝燦爛。。印度這個國家,由於金剛乘教法的普遍宏傳,已出現了如海洋般的修行者及成就者。其中較負盛名的有南贍部洲的六大莊嚴、二勝士,八十四位神通士等,然而,由於這股力量和這些教法的存在,所造就的成就者,就如同夜裡天空中的星星那樣多。

西藏這個地方是一處被觀世音菩薩所調伏的道場,因此透過他大願和大悲的力量,而以譯師、法王、成就者、學者等等化身示現於西藏。所有這些化身之事業,就是完全地將存在印度的佛法傳入西藏,並將佛法譯成西藏的語言。

在這個意義非凡的時代,無數的喇嘛上師參與宏傳這偉大的佛法,因此傳遍了西藏各地,八大佛法傳統就誕生了。這八大派的修行傳承,都是一樣的,它們都包含了完整的佛法。現存有四個主要的傳承:分別是噶居派、寧瑪派、薩迦派和格魯派。


2、噶居派傳承

(1)、在這些傳承派別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傳承大概是噶瑪巴了。這個傳承就是眾所週知的噶居派,其意味著「訓誡的傳承」或「口耳傳承」。噶居派起源於當釋迦牟尼佛以報身佛的型式-金剛持或多傑羌,來傳達密續金剛乘法。因此,噶居派的傳統一直保持著金剛持的口傳傳承,這個密續傳承從末間斷過。

這個傳承以各種方式流傳至今,其中之一是大家所熟知的遠傳派的傳承,由金剛持傳給了羅佐寧青(寶意菩薩),寶意菩薩再傳給印度的大成就者薩拉哈,薩拉哈傳給首席學者龍樹菩薩,龍樹菩薩再傳給大成就者沙瓦利巴,沙瓦利巴傳給大成就者梅紀巴,梅紀巴再傳到馬爾巴譯師。

近傳派的傳承由大成就者帝洛巴開始,在他的修行過程中受到許多偉大的成就者、瑜伽士和上師的指導。據說他曾在西印度一處叫索瑪普利的地方,絲毫不動地修行十二年。經過這段時間的修行,他獲得了成就,能夠面對面地從金剛持那裡接受教導、口傳和灌頂。

帝洛巴把這些教法傳授給他的學生大班智達那洛巴,那洛巴相信他的上師並完全依照上師的指示做任何事。帝洛巴讓那洛巴受到十二大和十二小的磨難考驗。在渡過這些考驗及使他的上師歡喜後,那洛巴從帝洛巴那裡得到全部的教授,特別是大手印的教授。這些傳授相當完整,所以就如同將一只花瓶內的水完完全全地倒入另一只花瓶中一樣。

(2)、隨後這些教授就經由譯師馬爾巴傳遞下來。為了得到這些教法,偉大的馬爾巴做了三次前往印度的艱難旅行。在這些艱辛的旅行之中,他完全將個人的身軀、財產、幸福置之度外,並完完全全地信賴偉大的那洛巴和其他的上師。經由他的努力,而得到完全的教授並且一生中證得最高成就。

第三次,也就是最後一次,馬爾巴前往印度時,他請求他的上師那洛巴「空行母的口訣」或「空行母口頭上的繼承」的傳授。那洛巴則詢問他「這是依你自己的意思所提出的請求,或是某人向你要求它們的?」馬爾巴解釋說,他在西藏有一名叫東巴噶的弟子,有一次在夢中被預言到他應該接受並修持空行母的口訣。當那洛巴聽到這件事,便合掌、拜倒,說出一段著名的詩偈:「在幽暗的北方,猶如日出於冰凍的雪地,就是這位東巴噶,我向此人頂禮。」當他朝西藏拜倒時,那洛巴尊敬的力量使得樹木和山脈都向西藏屈服,即是印度名叫普拉噶利的那個地方,至今仍在那個位置上。他所拜倒的人就是無上的密勒日巴尊者。

(3)、在密勒日巴生命的第一個部分裡,他做了許多不道德的行為。當他認知此事之後,就被恐懼所纏繞,並尋求一位上師。他找到了譯師馬爾巴,完全信賴他,規規矩矩地做馬爾巴告訴他要做的事。為了淨化密勒日巴的業障,馬爾巴令他接受許多的磨難和艱苦,通稱為密勒日巴的八大二小苦

行考驗。藉由這些磨難淨化他主要的障礙,並且能接受馬爾巴教學的完全傳授。在接受這些傳授之後,他花費整個生命,除了在山中岩石處獨自修法的修行外,任何其他的事都不做。他進行了各種不同的閉關,通常稱為六個外面的壇城,六個內部的壇城及六個秘密壇城。他的生命和修行的故事,以及一生中如何達到無上的成就,你們都可以從他的傳記中得知。

(4)、密勒日巴的弟子是達波修奴.剛波巴。在人生的歷程中剛波巴曾經一度是最知名的醫生。然後他與當時最負盛名的師父-噶丹巴格西學法,並且成為一位精通佛法的比丘。他極嚴格地遵守二五三條戒律,因而也成為所修教法的典範。這個時候,他聽到了密勒日巴的事蹟,於是發願不管任何代價,都要找到密勒日巴,向他學法,由於願力和努力,他做到了。

  剛波巴一見到密勒日巴,密勒日巴即交給他一個裝滿酒的頭蓋骨的杯子(噶巴拉),告訴他喝了它。剛波巴是一名精通戒律的僧侶,他想:如果我喝了那就是犯戒,如果我不喝,那將是不吉的兆頭,因為這是我第一次遇見師父。」當他一動念,密勒日巴就對他說:「不用想這麼多,喝下去!」剛波巴立刻知道他已經沒有選擇餘地,即刻喝完所有的酒。密勒日巴的評語是,「這是非常好的緣起,這是非常好的兆頭,因為此事預示你完全的接受,而且完全地了解我所要教授給你的一切。」依照著那次他們第一回見面所預示的,剛波巴接受完全的灌頂、傳授,聽從密勒日巴尊者的指導,並且信賴他,在一生中達到無上的成就。

  偉大的剛波巴事業、教授以及利益眾生是不尋常的偉大和廣闊,就從他的時代起噶居傳承成為正式的傳授,並以達波噶居,或剛波巴的傳承聞名。他的事業是如此的廣闊以致許許多多傳承的分支出現,所以噶居派主要有四大派和八小派。

  在剛波巴所有的弟子之中,主要的人物是第一世嘉華噶瑪巴-杜松虔巴大寶法王(三世智-能知三世者)。當他還是學生的時候,他的名字實際叫康波奧色,但是他以他的成就顯示不可思議的能力,特別是他不平凡的知識和洞察力,因而他被賦予今日所為人知的名字。他能知道過去存在的事物和任何有情眾生的情況,所有他們現在情況的細節,和所有他們未來生活的細節而聞名。由於那個原因,他的名聲普傳於整個西藏直到今天,三世無所不知的杜松虔巴。

  在他一生的時間裡,杜松虔巴完成利益眾生的絕對而完整的全部修行和事業。正因為他圓滿了如此的成就,他意圖開始一連串的轉世,然後於八十四歲圓寂。

  他的化身,即轉世,開始由第二世嘉華噶瑪巴-噶瑪巴喜,第三世是朗瓊多傑,第四世洛佩多傑,第五世德欣謝巴,第六代的轉世是東瓦敦登,第七世邱札嘉措,第八世密覺多傑,第九世旺丘多傑,第十世邱英多傑,第十一世移喜多傑,第十二世蔣丘多傑,然後第十三世是敦都多傑,第十四世是德丘多傑,第十五世是喀昌多傑,和第十六世利佩多傑,就是這第十六世的嘉華噶瑪巴大寶法王,他指示和開始本寺院的建造。

  這位特別的噶瑪巴留下一封預言的信,在信裡面提到他下一次轉世出生的地方、名字,和父母親的描述,以及這個將被發現的小孩子的名字和年齡。

  噶居派的傳承上師如同整串金色的念珠一般,相連不絕,每位上師曾經有過非凡的經驗和體悟,及非凡的學問和成就,這是千真萬確的。甚至,不管你是什麼根器,只要能遇到有因緣的傳承上師,聽到他的教導甚或他的聲音,或甚至聽到他們其中一位的名字,即能得到許多的加持、力量和利益。不管那一個人,若能與他們有以上的接觸,將多生多世不會墮入三惡道。


3、

另一位被十六世大寶法王生前的弟子所認證的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則得到海牙國際法庭,歐洲各國,印度,不丹,蘇俄及美洲各國認可,在世界超過50個國家內設有噶舉巴承傳的佛教中心。


三、萨加派

创始于1073年,因该教派主寺萨迦寺所在地呈灰白色,故得名萨迦(藏语意为白土)。萨迦”一词的藏语意思是灰白色,因为此派主寺萨迦寺建立之处土色灰白,故名。因主寺围墙上涂有象征密宗三大怙主文殊、观世音和金刚手菩萨之智慧、慈悲和力量的红、白、黑三色条纹,故常被称为花教。

在佛教哲学上,萨迦派特别注重“道果”教授,“道果法”是最重要的教义之一。此外,“时轮金刚法”和“金刚持法”的体系传承在萨迦派中占有重要地位。时轮金刚法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萨伽派在11世纪时由昆·贡却杰布创始,由其子贡噶宁布发扬广大。从贡噶宁布开始的五位教主,被称作萨迦五祖。五祖中最为著名者除贡噶宁布外,为第四祖萨班·贡噶坚赞和第五祖八思巴(本名洛珠坚赞,曾为元世祖忽必烈灌顶,受封国师与大宝法王)。萨伽派当时在元政府的支持下以宣政院的名义统治全藏,开西藏政教合一之先河。其教主并不一定由出家人担任,而往往是在家居士行使大权。最为著名的后期萨迦派大德为仁达瓦·宣奴洛珠,他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师的最主要上师。宗喀巴大师祈祷文即大师专门为向仁达瓦上师祈祷所创作、使用的。

元明两朝是萨迦派的全盛期,在蒙古、汉地、康区、安多和卫藏各地都建有寺院。其分布则主要集中于后藏日喀则地区,以及川、青、藏结合部的德格、阿坝、王树等多康地区。
                  
    其中,后藏主要为萨迦派的传统势力范围。日喀则地区的萨迦寺饱经风雨,迄今仍是萨迦派的祖庭和中心。其佛殿后的藏经库堪称智慧的宝库,所藏一万余种佛经、佛典,为八思巴时期集中卫、藏、康三地缮写家以金汁、银汁、朱砂、宝石和墨汁精心抄写而成,实为佛教瑰宝。整个萨迦寺共珍藏佛教经藏四万多卷,其中“贝叶经”的藏量居世界之首。萨迦寺以其浩如烟海的藏书、琳琅满目的佛教圣物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赢得“第二敦煌”、“佛教文化的宝库”之美名。
                  
    此外,鄂尔唉旺寺(即鄂尔寺,是萨迦派在后藏传播密宗的重要场所)、锡金杰出寺(又名花园寺,乃由绛钦·绕降巴·桑杰培所建的讲授显教的大寺)、色多金寺(即具金色寺,班禅释迦确登曾住持此寺,宏传显密教法)、达纳土登朗加寺(由全知郭绕巴·索南僧格创建)、达仲莫切寺(是擦钦·洛色加措的主要寺届)、珀东唉寺(为珀东·乔勒朗加的珀东学派诸师的驻锡地)、夏鲁寺(全知布敦大师曾任寺主,开创了夏鲁派)等都是后藏地区著名的萨迦派寺庙。
                  
    伴随历史的变迁和兴衰的演替,萨迦派在多康地区建立并保存了众多的寺庙。其原因有三:(1)元时,帝师八思巴往返汉藏两地时曾两次途径多康地区,在他的感召与摄受之下,沿途部分原有的本波、宁玛、噶当派寺庙皆改宗了萨迦派,而皈依八思巴等萨迦大师的当地弟子则新建了另一部分寺庙。

(2)鄂钦的弟子、大成就者唐东加波在德格创建的更庆寺,成为历代德格土司的家庙。由此因缘,萨迦鄂尔巴在德格地区建立了众多的寺庙。

(3)多康地区地处川、青、藏的结合部,独持的地理因素使此地长期以来成为一个“三不管”地带,从而成为所有教派远离政教纷争的一片净土,甚至在拉萨等地几乎绝迹的本教和觉囊派亦在此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历史悠久、兼具教理和修持的萨迦派传承在这片土地上得以自然地延续和发展。
                  
    这一地区的德格宗萨寺(绛央钦则旺波大师曾在此寺广弘一切宗派的教法)、阿坝县的都布寺、青海玉树的结古寺等都是萨迦派重要的、著名的寺庙。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德格县的更庆寺,本名伦珠顶寺,是第四十一代德格士司坚巴彭措时所建,他的长子任寺主,次子继承土司,形成制度,政教大权世代由德格土司统一掌握,所以没有活佛。公元1550年,更庆寺设立德格印经院,专门刊刻藏传佛教经书、各教派重要著述、历法和医学等于余种典籍,是藏区最著名的印经院,对保护、弘扬藏传佛教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另外,前藏地区的萨迦寺庙有彭波那烂扎寺,此寺早先讲授显教,中期主要传授密咒,最后则成为传授萨迦道果弟子释等续部和窍诀的大寺。山南地区有藏区第一座佛教寺庙——著名的桑耶寺,有擦钦的弟子所建的弘扬耳传教法的道场——雅隆扎西(吉祥)寺,还有早期住持萨迦宗巴派和布敦派混合的体系,曾经盛极一时的贡嘎金刚寺等。
                  
    直到今天,萨迦派寺庙仍然众多。不仅遍布于整个藏区,还因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缘,在内地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南亚、蒙古、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萨迦派寺庙和讲修中心。


四、格鲁派
创建于1409年,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黄教创建后,相继又建立起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拉卜楞寺,它们与甘丹寺一起并称为格鲁派的六大寺院。此外,黄教还创建了□□、班禅两个最大的活佛转世

签到天数: 2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2-5-22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