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易研究会

足球期刊預測總合集

四柱学原理5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7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除了流年以外,传统命理还发展出流月、流日等,无非是在流年的大体上再予以细化的分析和研究。虽然年、月、日是12乘30达到360的周期单位关系,但在实际运用中对诸时空因子构成的命运密码的分析,是通过比较研究和诸因子的关系学开展的。在这个过程中,年、月、日的单位数构意义被淡化而趋于模糊,焦点则集中在六十花甲程序的主体框架中流转。也就是说真正发生关系的是以六十花甲程序为周期单位的时空因子之组合意义。年、月、日等,只是作为复合形式的单位意义(或理解为全息元)而存在。
        “一尺之距,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理论上“先天柱”(全息元)和“后天柱”(全息元)可以无限地往“下”(细化)增加。“其小无内,其大无外”,以“年”为基础同样可以无限地往“上”(扩大)搜索和增加全息元。这就形成了以日之“我”为中心,通过扩大和细化全息元来完成对“我”不同视角的诠释。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即无限地放大和缩小会使得对“我”本身的研究变得毫无意义可言。因为更多的全息元组合,会远离对“我”复合运动变化的观察和越来越模糊化的体现,会使所谓的“五行”逐趋平衡,会使问题的本身复杂化而导致无法展开相应的观察和研究。随着整体意义的增加,“我”逐渐丢失掉作为个体所具有的显著特征和属性,从而也就失去了判断的意义。
        那么,究竟以多少全息元(柱)作为标准结构,进行对“我”的分析和研究呢?李虚中命理是三元论,年月日三柱象天地人三才,先天后天,分阴分阳,六极成章,万物万象尽在其中。徐子平讲四元论,年月日时产生的诸象无非八卦,先天象坤生巽、离、兑,后天象乾生震、坎、艮,天地六子之变足以断命。显然这两种方法都无可厚非,三元论是汉代三才六爻学的创新和发展,四元论则是《周易》象学在三元论基础上的运用和发展。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模型程序上都完全传承、符合传统易学的象数体系。靠着易学象数学这棵大树,命理学在实际运用中自然是游刃有余的。相对现在的五柱论、六柱论或是以后的什么多重论,虽然在理论上有其立脚之处,但是在模糊性复杂性增强后,实际的效果到底如何还是值得怀疑的。况且易学的基本结构甚至全息架构一旦打破,那么传统命理学所依赖的易学象数系统是否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呢?不能说五柱论、六柱论是想象然而为之,但这些论断若想被人们真正广泛地接受、认可,就不可避免的要解决掉这个问题。
        顺便说一句,自伏羲氏以来,易一路轰轰烈烈,但易学的核心体系始终未有什么改变,这或许是因为它本来就是无法更改的、不容更改的。说明易学背景下的诸学不可能只通过简单的放大或缩小就取得突破乃至创新,在这个绑定的整体结构下,你不可能走出多远。这绝对不是打破什么传统或陈旧观念,而是你必须要去遵守的科学定律。再冒一句,何况今天我们对易学的本质之认识还是如此的迷茫和愚钝。咳`不要说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7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易学背景下的诸学不可能只通过简单的放大或缩小就取得突破乃至创新,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9-17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paishou: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2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咳`不要说了~~:haha: :haha: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