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易研究会

足球期刊預測總合集

易海金鉴爆料周易算命起名独占中国头条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6-8-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_1.jpg

签到天数: 3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已经讲了姓名预测学的基本偏旁部首在姓名笔划中所表示的含义。但在实际分类预测时,贵在临事决断,同一个字,可能因为所问的事情不同.,而有不同的断法,预测时要灵活运用,不可局限某一字,故说:“断事不可泥,变通方是道。”
第一节   婚姻断法

古人认为人生有两件最快乐的大事,其一是金榜提名时,其二是洞房花烛夜,可见婚姻对人生有很重要的作用。
断婚姻的几个要点:
1、当问婚姻时,首先看名字所画的字其笔划不论是具有多少部分,若皆能向中心点集中,没有松散的状态时,婚姻就能成功。
2、笔划是帖直落而下,而且是两竖成功的,也主婚姻能够成功。
3、笔划各部位向四周散去,中间留有很大的空隙,以及有两条件并列的横条画在字中间时,也主婚姻不顺。
4、名字分为两个以上部位合成,而且偏旁长短不等高,也主婚姻不顺利。
5、名字的字左右两部分,左较右长时,表示了男方情有独钟,男方追求女方,女方却如顽石一样无动于衷,若右边较左边长时,则说明落花有意,但流海无情。女方追求男方。
6、断婚姻的。八卦方法:将某人名字从名字的重心分出储备个方位来,以大地方位为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划分为四正方,留划分四对方,如:左上角为乾宫,左下角为坤宫,右上角为艮宫,右下角为巽宫,然后再以下边的内容而断:(1)若字的乾宫(左上角),有破笔或缺损时,说明此人父母家庭经济情况不好,好婚姻多少有影响,或婚姻父亲不同意。
(2)坤宫(左下角)有破笔或缺损时,说明母亲对婚姻有阻碍。
所谓笔划有破损者,意思是笔划在这个部位有断续或歪扭的情形,缺损是此处笔划无有而空处。
如有一名叫高登华先生预测姓名时,发现其名字中间的字“登”上部“癶”是向背而成字,故断其婚姻不顺,婚姻早年,夫妻关系不融洽,观点思维不一致,经常吵嘴、伴架。二十年以后婚姻才有所改善,吵架也少了。凡是姓名有“癶’字样,其婚姻的初期,夫妻关系是紧张的,思维观点很难一致。
姓名里笔划由多个部位组织而成者主婚姻不顺。如:薛树勋、李明生、张树林等人名都含有婚姻不顺(主要是离婚)的信息。象名叫:娜、维、燕的人,都有婚姻不顺的信息,但这里面还在具体预测时,予以变通解释,重点要分析书写时的笔划和当时当地外因情况,合参而断,切不可死搬教条。

第二节  子女的断法

从名字里看子女、重点是以名字中点与独立的一短横为子女,点越多,子女
也就越多,子女的性别里以左点、为男性,右点、为女性(另外点还表示人缘事情)
如:“小平”两个字,“小”字左右各有一点,即可断有一儿一女,“平”
字也有二横之间的两个小点、,也是一儿一女,以此“小平”两个字所断,此人应有二男二女四个小孩。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和婚姻观念的改变,未婚先育、未婚而刮宫、流产、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也影响了姓名看子女的准确性。
这一节,仅向诸者解释姓名预测子女的具体方法,和一般原则,并不能保证用姓名来预测子女的准确性,
另外再向诸者说明一点是:虽说点的数量是姓名预测子女的依据和标准,但若用户在书写时将几个点,草连成一横时,可断子女就是一个,如“杰”字本应四点,可断有四个子女,但用户很容易将四点,草连成一横。
第三节   姓名预测对运气的划分

姓名预测也可以看出来某人流年运气吉凶的好坏。姓名对运气的分配是:每一个人的姓名是祖辈的遗传信息,在具体应用时,一般不考虑运气,而是重点分析名字,若一个人姓名是由三个字组成,除过姓之外 如果此人活到七十岁,那么一个论是70÷ 2等于35岁,而以每个字的笔划多少数来除35数,就可断其每个笔划是多少岁,每个笔划又暗示什么内容,以笔划来推算,什么年龄岁数出现什么内容,就可以予以分流年龄来划分吉凶祸福之事,若是单名,也可以以单名的笔划数来除以七十数,每个笔划也就代表每个年龄数,所出现的吉凶之事。
如:一个名叫张小三的人小为三划,每一划就是3 5岁  3 岁= 十二岁,那这个小子每一笔划就是约等于十二岁,那么断其生子年龄,此人在二十四岁前生一儿子,二十四岁后,三十五岁前又生一女儿,那么“三”字就可以分配36岁到7 0岁的后半35岁流年风的吉凶祸福了。


第四节    姓名谋事的断法

日本一名研究中国汉字专家感概地说:“汉字是一部集成电路”所谓“集成电路”是指包含了较大的信息容量,故而从某人的名字能预测出很多事情,这是不奇怪的。
用姓名预测人一生的吉与凶,可以从名字中任选一个字,而不必写全姓和其他的字。
一、从名字的结构来分析预测。
用户问事时,凡把名子写得非常松散,从中心向四面散开,而将中间留有很大的的空隙者,暗示所占间的事情,难以得到一个圆满的结果。如果是向内集中的话,就表示用户所占的事情必有所成。
二、从名字的笔划来预测:
用户前来占问某事吉凶时,可将所写之事,找出重心,以此重心为中心,用八卦方位来划分,以大地主位来划分八卦方位图。
大地方位分配是:上为坎(与八卦定位相反),下为离,左为兑,右为震,左上角为乾,左下角为坤,右上角为艮,右下角为巽。
用户前来问命运时,发现乾与坤宫位的笔画都写得饱满,说除父母健在,若坤笔破损,为母亲早亡,乾宫笔划破缺,为父先逝。艮位代表男女人及兄弟姐妹。不宜损折。兑位象征妻子的灵巧与拙笨,离位相征官禄的荣与枯,震宫代表长男。巽宫代表驿马。乾位笔划象征着囚与困与奔走离位相征着竞争,震位若带有勾尖,经常招惹是非,便是丢官的预兆,兑位笔划如果写得支离破碎,那么应当娶个硬命的妻子才行。
占问具体事时,若发现名字在乾部破笔断笔,残笔.墨点或顿笔时,就暗示此人所问之事,会受到官方的阻滞或领导的干预,制造麻烦。左边有此笔划,暗示此人含有口舌,或会遇到好的灾祸,而影响事情的发展。若上方坎位有破笔,皆示北上受阻,下方有此破笔,暗示南下受阻,当然可以结合八卦知识予以分析和解释。
笔画的五行划伤是:直立的竖画属木,卧横画属土,名挑的笔画属金,四点点画属火,变曲的笔画属于水。写的字体上方大则宽阔的为火形。坚的挺瘦长的为木形字。金形字四角整齐,水形字流畅圆阔,土形字丰满肥厚。
笔画中木盛参天,仁义俱备,金如果旺,性争心刚,土薄象征离家破祖,土厚预示福禄绵绵,木笔无力象征根基不稳,金笔少而火笔多,象征两个洞穴三个窝(无美室可居),金笔歪斜,必定子息稀少,木笔弯曲,象征财不丰足,竖划长象征天居于上,横画厚象征地居于下,中间木笔停匀,象征人居于中央。字体无上笔,只有下笔,象征父亲早已去世,有上笔而无下笔,则说明母亲已经去世。
木笔孤单,兄弟难靠,上笔尖缺,象征祖业凋零,字体内实外虚,象征虽有才能但无所成就,外实内虚,最后却能富贵显赫。
写字时墨迹丰浓丰淡,预示着作事多遭挫折,字体倚东倚西,预示着做事阻碍重重。笔画前后照应不过来,预示着举此行动犹豫不决,字体俯仰生姿,一般百姓象征有号哭之事,对于品德高尚,才学丰富的君子,则是腾达成功的预兆,若是字形拘紧,君子会有刑罚牢狱之灾,平常百姓则象征着一定会刻苦勤劳。
三、从名字书写符号来分析:
用户来占问具体事情之吉凶,对其书写名字的笔迹也暗示着某种定数关系,某人问南下作生意能否成功,此人在书写自己名字时,在离客位写出了三角符号,也就暗示了此次南下恐有生命的危险。如果书写成了“”权力符号时,则表示此人南下定能出任某公司的领导职务,必定会掌权。
四、从预测时的外应环境来分析:
用户前来占问所办事之吉凶时,也可将周围环境的外应情况借鉴并予以取舍,对预测准确率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若问事旁边有人欢言笑语,则暗示此事必定会吉祥如意。若听到愁语,鸦叫声则祸事来临。若问官讼之事,忽见有人整理衣服宽衣等,则暗示从此官讼可解围。问事时若见到有跛子持杖,前来看热闹,那此人所谋之事,必定阻碍重重,占问时,若听到犬号叫,必有哭泣忧愁之事,或口舌是非之事。
总之在预测时,对外应的取舍,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全凭预测师的敏捷的大脑,抽象的思维、才能将千头万绪的外应,为我所用,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排忧解难,趋吉避凶。
五、将名字转换成“八卦六爻”来预测和分析(建议稍微理解一下)
用名字来预测某事之吉凶,也可将姓名转化成“八卦六爻” 的形式,予以分析。
具体方法是:将姓和名所有的字。看其笔划是多少来被8除,余下之数为上卦,再将名字的笔划数被8除,余下数为下卦。上卦数加下卦数再加当时占问的时辰顺序数,合数被6除,余数为动爻数。
公式是:李7画   玉5画   和8画   早晨八点来占问、辰时
上卦:(7十5十8)÷8 = ……余4,4为震为上卦。
下卦:(5十8)÷8 = ……余8,8为坤为下卦。
动卦:(4+8+5)÷ 6=……余5,五爻动。
主卦:《雷地豫》变卦《泽地萃》五爻动。
再将《豫》卦和《萃》卦六爻展开,按上世应,写出日月建,具体再分析,动爻、世、应用神、忘神、厚神和日月建,太岁之间的刑冲克害,生扶拱合,便此人所问之事的吉凶如何了。
第五节   官讼的断法

社会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愈来愈多,代之而起的人与人,单位与单位等之间的纠纷也就愈容易发生,对地官讼问题,有相当数量的人怕它但又要了解它,本节就这一问题,说明如下:
一、书写笔划断“官讼”:
凡人名字出现书写大三角符号时,就有出现官讼的可能性,断官讼出现的时间,应以名字流年太极断之。
二、从名字笔划五行而断
凡某人四要柱中的日柱、日元、天干属火者,名字笔划属水的笔划多。
日元属金者,写“火”字形多者。
3、日元属水者,写出“土”字形多者。
4; 日元属木者,写出“金”字形多者。
5、日元属土者,写出“木”字形多者。
以上都暗示有遇事之灾,此灾都与官讼有关。
也可以单独写字来预测:如单字写有“科、囚、狱、罪、刑、囹、圄、犯、罚”等字的字形对时正在过行诉讼的来说,较为不利。如果配上运势,衰弱的时候,就有可能把“官讼”之事。
第六节   行人预测法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外出的机会也日益增多,对外出行人吉凶,家里人十分惦念,这里介绍一下以“字”判断吉凶的简单内容。
占问者所写的字,如果写得很平齐的,多表示所询问的人,短期内不会回来,如果所写的字查笔的划数特别多,或者“点”特别多,就暗示着所询问的人因为某事而被困于其中,不得返回。如果所写的字笔划很少,就表示行人归期在望了。
如查所写的字中有“人、来、起”笔字的文字形时,多半的所问的之人,很快就会回来。如果所写之字有“止、未、待”等字的文字形时,多半希望会落空。如果所写之字有“言、雪、大、书、邮、传”等字的字形时,则可断其有音信来。
第七节   失物预测法

凡人丢失物品,也可写字来断,对其所写之字,含有:失、无、去、落等字形时,则暗示此物品无法寻觅得,如果字形有“走、外、迷、移”等时,暗示此物品在户外丢失,没有被什么覆盖。如果写的字有“家、内、进、中、里”等字形时,则暗示物品丢失在建筑物内,宜向室内去寻找,重点在家中寻找,不必外求。
失物的寻找方式,以某人所写之字,找出中心来,心中心为围心,划分出储备个方法来,以大地方位为准,并非是以八卦方位为准,也就是以字的上部为坎北,下部为离南,左边为兑西,右边为震东,左上角为乾西北,左下角为坤西南,左上角为艮东北,右下角为巽东南。
如查分析丢失物品的方位,首先要仔细观察所写的字中,看有缺陷的是在哪一种笔法上,如果兑官笔划缺陷,或有残破之笔,即可向况西方寻找,其它宫有破缺,也以此论断推之。
一般地说,所写的文字有“无、见、复、出”等字的字形时,失物便可寻得。如果见“欠、破、损、丢、挥”等字形时,则暗示此物品,难以寻回

第八节    疾病的预测

用字来预测疾病时,可运用五行属性的笔法和写字书写的特殊标记符号来预测疾病的种类。
文字笔划中,直立的笔划为“木”,横写的笔划为“土”点和勾为“金”,向左撇为“水”,向右捺为“火”四点为“火”之说。
笔画与疾病的分类:
l、字中金笔划多:“勾划多”暗示此人易患心肺、大肠之类疾病。
2、字中木笔划多:“直立笔划”一般是健康的,但易患脾之病。因“木”能克土之故。
3、字中水笔划多,“点或撇划多”暗示易患腹泻,呕吐之类疾病。
4、字中火笔划多,“揍或变曲的笔划多”暗示易患腰部和足肢关节痛疼之病。
5、字中土笔“一”,“横线笔划多”,暗示易患脾胃之疾,土多还有归息之意,病恐有不祥之兆。
凡占问疾病所写的字有“丧、死、亡、棺、忌、费”等字型时,必主病人大危险,如果字号有“吉、治、全、生”等字型时,患病很快就能痊愈。注意重点是:问病时所写的字,最忌讳有“丧”字或“虎”字头,这示表疾病已经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
第九节   孕  产

占问孕产吉凶,以字写得结实紧密为好,表示生产时不会发生困难。如果字写得纤弱断者多暗示生产时有惊危的情况发生,字体若带有白虎者(点,勾金)主难产,字体带有腾蛇者,主虚惊,如果发生在字的上半部或在半部时,表示应于产前。如果发表在字的下半部或左半部时,表示应于产后。
凡占问孕产,字中见“吉、出、生、安、喜。平、全”等字型时,都可断其平安生产。如果字中有“凶、悲、若、难”等字型时,则可断其有难产之兆,如果字中含有“下、死、放、流”等字型时,就可断其产早产、流产的倾向。
判断产孕的性别,主要人分析字中有一双直落的,笔划就属女胎,一双直落便是阴爻、阴爻为女。如查字中有成单的笔划,就属男性,如查所写文字中含中“针、阴、娘、花”等字与女性有关连,故而可断为女胎,如果文字中含有“力、阳、刀、剑、弓、矣”字型,内含有男性味道时,则可断为男胎。
第十节   考试断法

金笔为勾,木笔为直,金笔写得端正,木笔写得轻而长者,都表示功名有成。如查字型中有“文、贵”字头的,也表示考试得中,功名在望。如果所写的有“上及、合、通、中”等字型时,多半也能考上。如查字中有“下、落、不、凶” 等字型时,则表示考成不会得中,而名落孙山。
第十一节   寿命断法

人问寿命,凡见字体写得长而且轻者,多有长寿之相,字写得圆润厚重者,耐老,看着很年轻,字体短而且字脚又有飘浮之感者,寿命都不会很长。
第十二节:命名基本常识

名字是一个人的符号,是代表他个人的“图腾”。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名字,不管这个名字与别人是否重复。
人类在其最初社会里,语言还没有产生抑或在萌芽阶段,是无所谓人名的。他们主要是凭借每一人所具有独特的形体、声音等特征来加以互相区别,这些特征便成了储存在大脑里的一种符号。随着人们的交际日渐频繁,群居生活日益发展,人们已经明显感觉到以形体、声音特征来加以区别,越来越不够了,就产生了要用一个特定的有声符号来标记一个特定的人这种需要,于是人名便诞生了。
从人名诞生起,直到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一直就从古人或当世人名中去寻找一些规律,以找出命名原则,具体的命名方法和命名的忌讳。我们也本着这样的目的来探讨古今人名,尤其是探讨现代人名中的一些命名原则,方法;忌讳,讲求现实的实用性,使读者在命名时有所裨益。
1、谈   小   名
小名,又称为乳名。是小孩刚生下来在褓褓中由父母最初命定的名字。《礼记。檀弓》疏云:“始生三月而加名。”从现有的资料看,春秋时很多人名,都带有小名的特点,如鲁国公季友初生时,其手掌有字形曰“友”,故命名为“友”,鲁成公名黑臃,周桓公名黑肩,楚公子黑臂,卫大夫司空狗,不难看出,这些人名都保留着婴儿初生时的痕迹。
小名的特色是随便、亲切,有时又带着一点粗俗,司马相如小名犬子,曹操有时人们称他阿满;刘备儿子刘禅小名阿斗,刘袷小名寄奴,石崇小名齐奴,吕超小名胡奴。这些小名都极为随便。乍听令人不可想象,怎么这么堂堂人物的小名这般不文雅。其实,不必大惊小怪。小名的难听之处正体现了父母的一片爱心,正如今天很多情人之间称“冤家”、“遭刀杀”一样,语言这东西就这么怪,字面意义和内心想法很多时候是有出入的。
小名今天也一直在使用。在农村地区,几乎没人没有小名。小名大有于玩味之处,细致分起来,小名有如下几类:
l、以伯仲次序取名。如老大、老二、阿三、小四子之类,有时甚至在之前加上“笨”、“丑”、“孬”等不好的字眼,如笨老大、丑老二、孬小四。
2、以动物特别是以家畜命名。如老虎、小豹、小兔、猪儿、狗儿、黑狗等,这类取入人名的动物、家畜,一般都表示着父母的一种希望和感情。以虎豹入名,希望能象虎豹那样强大。取入人名的家畜,如猪、狗、猫、牛、羊等,一般都有一点讨人喜欢之处。父母取之入名,也正是表达这种喜爱之情。
3、以一些植物和果实命名。如树儿、瓜瓜、果果、桃儿、小苗等,同样是一种喜爱之情在名字上转化。
4、以象貌特征命名。如肩头、瘦子、胖子、圆圆等。
5、以出生时间及有关特点入名。如润月、春儿、冬生、立冬等。
6、以八字入名。这种方法带有一定迷信色彩。把出生者的生辰八字拿到阴阳先生那里去排,缺什么,取什么,如水儿、火儿、土儿等。
7、以性别取名,如大儿、二儿、大女、小女之类。
8、还有一些人给小孩取名以无法为法,刚生时父母看到或听到什么就取什么,这想起来叫人觉得有点可笑。
9、以祝愿、希望、寄托入名。不过,由于是小名。即便是以这类意义的字入名,也带有随便色彩,主要的手段是加一些表示随便的衬字,如“阿”、“小”等字,这人名如阿宝、阿福、小贵、带男等。
透过小名的随便粗俗,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主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深爱。据说小名取得越粗俗、越难听、故示卑贱,就越容易养成人。如“狗剩”、“狗不理”等等。试想,能从狗嘴里剩下来,或连狗都不理,当然就容易长大了。究意是不是这样,谁人也无法证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一般都要更名,以小名为避讳。初以小名不能登大雅之堂,久而久之,就成了羞人的东西,若有人提起,就无异于在揭人老实,长大后进入社会,人名便是他的护身符,甚至可以这样说,人名就等同于人自身。若以粗俗随便的小名进入社会,对己对他人都不好,所以避讳小名,及时取正名,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2、说正名
我们一般所说的人名都指的是正名。正名是人进入社会后所使用名字,是代表他自身及相关一切利益的符号。
人生下来取一个小名,长大之后人们又避讳小名,于是要以正名来取代小名。有的取正名是在入学时取一学名来代之,如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小名叫姣姣,从苏联回国,进中学时,毛主席给他取学名为李敏。从现当代来看,一般都以学名沿用不改,成为正名,正名还有一个来源是族名,即按照你所属宗族所规定好的字来取名字,现在生活在城市里年青一辈,对族名都知之甚少,老一代即使知道族名,一般为了避“俗”或者减少下一辈宗族思想的影响,在取名时都很少按宗族辈份来取名。而在农村的一些地万,以宗族辈伦来取名之风仍很盛行,并且取名也十分讲究,稍不注意,取名时犯了辈伦的错误,或者用了先辈名;字中相同的语间或字形,都要被人笑话,甚至指责。
过去,各姓宗族都有自己特定的姓名用字谱表,这个谱表是事先拟定好的,后人只要按照辈份顺序来就是了。如某宗族姓徐,其姓名用字谱表为“忠仁德义礼、传家万世荣。”第一代人是“忠”字辈,于是,这一辈人名字中都有一个“忠”字,或“徐忠某,或“徐某忠”,下一辈人是“仁”字辈,于是,名字中就都有一个“仁”字,往下以此类推,把这十个字用完了,宗族再重新拟定十个字,或者又从头开始,循环往复。
再比如某梁姓宗族,某辈序为“正旭文仕,德明永兴。”如父亲属“永”字辈,就要取名为“梁永X”。其儿子属“兴”字辈,取名时就要考虑,“兴”与保字搭配为好,再斟酌议定。
凡是以族名为正名,一般都带有庄重的色彩,而且有凝聚宗族,承祧祖脉之意。如某人姓梁,叫梁永芳,遇到一个陌不相识的人,询其姓名,知其为梁永秦;这两个人便会大喜过望,原来是一个先人留下来子孙。顺便说一句,族名还有。表明辈份的作用。我叫梁永泰,你叫梁兴华,自然就比你高一辈。
不过,族名用字既然为先人所定,传到后代便不免陈旧,而且定不可变,便有点拘泥。因此,后人往往不按辈份用字取族名。
正名,顾名思义的是比较正式的人名,所以取正名也就十分讲究,有的从意义方面寄托希望、抱负、有的从语音上取一个考究名字,有的从字形取一个值得玩味名字,有的几者兼重。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3、名字的体裁
从古今的人名(带姓)看,有两字之名、三字之名、四字之名,而其中以三字之名居多。
(一)两字之名
这里的“字”就是音,书写成文字说是字,两字之名,就是除开姓一个字外,另取一个字的人名,这里的姓只指单姓。
汉子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一个音节书写成文字就是一个字,并且古代多单音词,这样一音一词一义,影响到最初人名,就出现了除姓之外多取单名的情形。
周代就以单名为雅名,《春秋公羊传》以仲孙何忌为仲孙忌,魏曼多为魏多,都是讥其两言之名(不算姓,下同)而减其字数,汉代王莽崇尚《周礼》,便实行两首名之禁。以两言名来示朝廷恩宠,恢复三言名则表示贬辱。当时以至魏晋,除开姓外,取单名者占百分之九十。晋代至唐代,单名与二名参半,宋代以后,不算姓二言之名才多起来。
如,孔丘、孟柯、李耳、庄周、陆机、谢安、梁栋、江红等。
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取单字为名的现象又开始增多起来,因为它很简洁,但是也带来一些麻烦,就是重复的概率较高。(新民晚报)上登载这样一则社会故事:某弄2号、4号各有一个“杨萍”,素不相识。彼杨萍己结婚,此杨萍正在谈恋爱。邮递员将寄给此杨萍的情书误投给彼杨萍,结果一桩错误引出两处风波,后来多亏居委会大姐弄清了情况从中尽力调解,才得以平息。还有某班有一对同名同姓的学生,教师提名只好喊:“第X排的 XX”,或一面叫名字,一面用手指,以示区别。这样,实际上己部分地失去了人名作用。因此,在给孩子的用单字命名时,应注意防止雷同。
(二)三字之名
三字之名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单姓加两个字的人名,一是复姓加单字的人名,其结果都是三个音节,三个文字形体。
复姓加单字成三字之名,实质上与两字名相同。因为它也是以单字取名,只不过是复姓,比单姓多了一个字,如诸葛亮、公孙龙、东方朔。
三字之名中单姓加两个字的人名,在称秦和魏晋时代较少,当时认为这种形式的名字俗。晋代以后,人们比较注重命名时的意义取向,寄托理想抱负,祈其长寿多福,盼其怡亲孝祖,多方挥洒。单字在这方面就略显不足,不免发挥,而双字在这方面的却得天独厚,填补了单字的不足,渐渐在人名中争得席位,逐渐盛行起来,以后人名大多数都是朝这个方向发展。
如孔安国、郭孟倩、文天祥、马三立、毛泽东、钱学森等。
(三)四字之名
汉人人名主要是三个字,但有些复姓再取两个字的人名,就成四字之名了,四字之名在人名中比较少,因为复姓本来说比较少,有些人为了适合中国人名三个字的习惯,而有意只取单字,于是成了三个字的人名,有人复姓则偏爱加两个取名,变成四字之名,以求独特之处。
如司马相如、司马文思,季孙意如、皇甫无逸、宇文成都、南郭纯甫等。
4、名字与声韵
从语音来看中国人名,大多数是寻找不出规律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能从语音上找出一些特点。
中国人取名,大多数首先是从意义角度出发,很少考虑语音特点,因此,中国人名大多数语音、字形是与所要表达意义的词同音同形,如周密、雷震、马三力、杜鹃、高尚、杜从龙、司马文思、留睿……,这些都是直接利用原词入名。我们在这里所要谈的是利用谐声字来取名。
所谓谐声字,就是利用某字词与某字词在语音上相同或相近这一特点,互相假借。
汉语有21个声母、36个韵母,声韵配合起来只有1400多个音节,这里面还包括很多有其音而无其形的字词,这样实际在语言中存在的就没有那么多个音节了。这就造成了很多字词同音或音近,而这又在客观上为我们从谐音角度来取名提供了条件。另外,取名者巧心经营,寻求取名的变化,往往也有意或无意地使用谐音假借。由于人名主要是用来呼喊,因此,叫出来声音和所谐的词在语音上相同或相近,就使人自然联系起来所谐词的意义形象。同时,人名也要用来书写,写在纸上成了文字,也会给人一种变化感。
取名首先是用来呼喊的,这就是说,人名首先是一种固定的语音符号,文字仅是作记录,这样,用不同文字来记录同一人名就产生不同的文字形符号。即使是用同一种文字来记录,由于使用同音字词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字形。所以,古人常常一个名有几种写法,最典型的大概要算伏义,可以写作庖义、庖牺、密义。
以谐音来取名,俯拾即是。如《清名家诗钞》小传说:“李必恒,字北岳,商邱宋公为其疾,故更字日百药,取唐贤命名意,且意同也:”
再举古今人名为例:
郑协,“郑协”谐“政协”(政治协商会议简称)。田原,田原,谐“田园”武岳,“武岳”谐“五岳”o 潘峰,“潘峰”谐“攀峰”。
南桥,“南桥”谐“蓝桥”。(美国有电影《魂断蓝桥》)。南、蓝音近,特别是鼻音n音与舌边音L不分的地区,两字 读来完全音同。
喻言,“喻言”谐“寓言”(一种文体)。
刘洋,“刘洋”谐“留洋”。
严青,“严青”谐“年青”。
俞越,“俞越”谐“逾越”。
方员,“方员”谐“方圆”。
俞益,“俞益”谐“愈益”。
文彦博,“彦博”谐“渊博”。
钱良,“钱良”谐“钱粮”。
易了然,“易”谐“一”,取“一目了然”之意。
吴迪,“吴迪”谐“无敌”。
江不凡,“江”谐“将”,取将来不平凡之意。
何通海,“何”谐“河”,大河通向海洋,旨趣盎然。
易家言,“易家言”谐“一家言”。
严年,“严”谐“延”取延年之意。
曾加,“曾”谐“增”,增加。
宗臣,“宗”谐“忠”,忠臣。
现在,我们再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一听到有些人名,就会知道它是利用谐音假借而成的?
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最后才发展成为以文字来记录。从个体来讲,人在社会集体中,首先接受的也是有声语言,最后才能识字读书。由于人名首先是用来称呼人的,人们一听到一种人名的语音,就自然会与语音中有意义的词的相同语音联系起来,也就自然想起这种语音应该是哪一个词以及和它应该表达的意义。所谓应该,是指与那一个语言个体的声音相联系的最熟悉的词和它表达的意义。由于是人们最熟悉的词和最熟悉的意义,所以一听到这种语音,就自然自觉和不自觉地与这个词和相应的意义相联系。如“曾加”(曾读为zheng),人们一听到zheng  j la这种声音,就自然和人们所熟悉的“增加”这一词以及其相应意义相联系,又如“钱良”,听到qian liang这种声音,就自然和“钱粮”这一词联系起来。因为钱粮是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的,经常打交道的。又如“刘洋”,人们一听这种声音,总是与“到外国留学”意义的“留洋”相联系。
还有一种谐音取名比较特殊。有一些字有多种读法,用作姓氏时读音和平常一般时读音有别,而取名者就利用这种一字多读法来故意造成谐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人名大呼喊时,一般不认为是谐音,而只有书写成文字、才自然地会想到是谐音。如:
曾,姓氏读ceng,一般读ceng,“曾经”这一人名呼喊起来是zeng jing,不与什么词相谐音。而一旦书写成文字,人们就立刻会看出,它与表示“过去曾作过”’意义的“曾经”cens j ing)一词联系起来。
贾:作姓氏时读jia 而表“商人”时则读成gu,“贾商”这一人名呼喊起来,没有表示“商人”意义;而书写成文字“贾商”,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贾”  与“商、同义,都是同人义。
解,一般读jie,而人和姓氏时读xie,“解开”这一人名呼喊时,不会成表示“把用绳索类缚住的东西弄开”义的“解开”,而书写成文字,每一个人都会与这种意义相联系。又如“解开”,人名读xie fang,书写成文字,人们就想到它表示“使一种东西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方案”义,而这种义读为j ie  fang。
这种谐音取名的方法,只有在充分掌握语音、文字学知识的韵,才能使用和理解,故用这种方法来取名者较少。
在中国人利用语音命名的方法中,还有一个人注意的是用与姓相同或相近的语音的取名。如:
丁丁,姓名音形皆同,同时用典《诗经》:“伐木丁丁。”不过“伐木丁丁”中“丁丁”读 zheng zheng,是象声词,表伐木的声音。
杨阳、著名羽毛球运动员。杨、阳音同,但字形不同。
梁良、蓝兰、南楠、都是音同字异。韦唯、歌唱家,韦唯同音异形。
魏巍、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魏音we i,巍we i,同音但声调不同。
颜渊、孔子弟子,颜与渊音近。
严颜、后魏巴郡将军,为张飞所擒,见其勇而义,壮而释之,引为宾客。严颜音同字异。
严延、唐代朝邑人,通晓儒术,严延同音异形。
阮元,清代人,乾隆进士,著名经学家,辑《经籍纂诂》。阮、元同音异形。
曹操,三国时魏国的丞相,谥魏武帝,同音节声调不同,曹cao,操cao
除此之处,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如辛莘、辛欣、谭覃、邓登、许午、林林、林灵、林零、吴武、雷蕾、裴蜚 孙逊、刑形、耿根、韦伟、岑琴、朱姝、黄皇、程层、殷英、鲁鱼、纪机、宗忠、宋松、梁亮、姚耀、韩含、梅梅、田田…… 它们或者音同,或者音近,在字形上有同有异。
另外,还有一些人名,是利用双声、叠韵取成的,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双声叠的和语言学上所讲的双声字、叠韵字有区别。语言学上的双声、叠韵,必定是联绵字,即两个字连缀起来才成一个词,单个字意义与这个词的意义无关,或者根本没有意义。如葡萄。而这里所谈的双声、叠韵,只要两个字是同声母、同韵部,不管是否是联绵词,一概称之为双声、叠韵。以双声、叠韵为名,可使人名音节响亮、和谐、在语音上有一种回环美。
如秦二世胡亥。其名便为双声,晋大夫陈须无、秦太子扶苏都是叠韵。
又如:
庞泮,明代天台人,字元化,成化进士,庞、泮均是重唇音,双声。
旁尚鹏, 明代南海人,字少南,嘉靖进士,旁尚叠韵,旁鹏双声。
廖立,蜀汉临沅人,字公渊,先任荆州牧,后擢长沙守及进位汉中王,廖立双声。
廖烧,宋代顺昌人,字次山、工于文,元符间入太学,廖烧叠韵。
方亮,唐代雉山人,曾为睦州刺史,方亮叠韵。
方望,后汉平陵人,方纲叠韵。
方纲,宋代青阳人,方纲叠韵。
方场,明人歙人,字思善,隆庆进士,官至杭州知府,方场叠谐。
方法,明代桐城人,字伯通,方法双声。
方芬,清代歙人,康熙岁贡,方芬双声。
高韬,晋代人,字子远,高韬叠韵。
高构,隋代北海人,字孝基,性智辩,好读书,工吏事,历官史部侍郎,高构双声。
康朗,明代惠安人,字用晦,嘉靖进士,授刑部主事,康朗叠韵。
唐昌,汉代平阳人,王莽立太子,置六经祭酒,昌为讲书,唐昌叠韵。
鲍照,南朝著名诗人,鲍照叠韵。
文秉,明代人,字荪符,文秉叠韵。
麻承恩,明代人,为宣府延绥大同总兵官,承恩叠韵。
颜元,清代博野人,字浑然,颜元叠韵。
雷被,汉代人、善击剑,仕淮南王刘安为朗中,雷被叠韵。
张亢,晋代张戴弟,字季阳、解音乐技术,张亢叠韵。
张彦远,唐代人,字爱宾,博学工文辞,彦远叠韵。
张亮,北齐隰城人,字件德,张亮叠韵。
又如现代人名:
陈真,电视连续剧《陈真》主人公,陈真叠韵。
黄芳,叠韵,都是ang韵。武岳,叠韵,武wu,岳u,古代uw同韵。
梁江林,梁江叠韵,梁林双声。
黄江海,黄江叠韵,黄海双声。
崔嵬,电影演员,崔嵬叠韵。
谢冰心,著名作家,冰心同属ing韵母。
彭湃,著名革命家,彭湃双声。
佟红,佟红叠韵,同属ong 韵母。
南雷,南雷双声,同为声母
5、从字形看人名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过,人名首先是用来呼喊的,其次才用来书写作为标记。当小孩呱呱坠地时,要进行人口登记,要用一定文字书写,这就需要把一种语音变为一种文字符号。由于汉语音节不多,同音字词较多,因此一种语音变成怎样的文字符号,这就形成了人们运用字形特点为孩子取名字的一种方法。
文字有形,就是留给人们认的,名字再好、谁也不认得,也是白搭。因此,取名一定要少用生僻字、繁笔字。
为孩子取名时,当把一种语音变为一种文字符号时,有人喜欢采用生僻字,有人则喜欢用一些笔画较繁复的字体,并视之为高雅脱俗。人名是用来称呼的,如采用生僻字或笔画较多的字,倘若称呼者对此人较熟悉,还可以呼喊,不一定从字形上认识这个名字。但如果不熟悉此人,又第一次从书面上看到这个人名,那就麻烦了。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个人对生僻字、笔画多的字都能认识。取这样的人名,无异于自绝于社会,自绝于众人。我们奉劝诸君,给孩子取名时,还是采用一些常用字和一些笔画较少的字为好。一是书写起来方便;二是谁都能认识,以便于称呼,最少不会出错,念白字;三是习惯上往往喜欢用以笔画多少为次序排名,笔画少在前,笔画多者只能屈居后面了。虽然排名先后对人们来说倒无所谓,但人总是有上进心抑或说是虚荣心。你难道不希望你以及你子女的名字排在前面一点儿吗?
老舍先生为他的孩子取名时,第一个孩子的名字笔画特别复杂,书写起来极为不方便,别人认起来也挺困难。在给第二个小孩取名时,就起了一个笔画最少的字:“乙”,一笔到底。这个例子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有些人用生僻字,往往是为了避“俗”。这无可厚非,但过偏就等于自寻烦恼。《报刊文摘》上曾登载过一封读者来信,讲述他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病的一段经历:交上挂号单后,从早上一直等到中午,都未见护士叫到自己的孩子,一查看,只见自己的孩子的挂号单仍压在最后一张。原来,他孩子叫“X 曦”而护士不认得这个字!这个字不能算生僻,但已经有这种遭遇,如查再难一些,又会怎样呢?责怪别人文化低无济于事,这是考虑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也遇上这等事更为实际。
不仅小孩子可能遇上这类事,有些成人也因为用了生僻字或较易混淆的字,引起不愉快,而不得不改名,吴沃尧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原字小允,后改字“茧人”,取“作茧自缚”意,不料常被人写错。有人为他画扇面。把“茧人”写成“茧仁”,因为人、仁与““茧”联系起来之后很容易混淆,他见了很不是滋味,惊呼道:“我这不是变成僵蚕了吗?”为了避免别人再次出错,他又把“茧人”改“趼人”取百舍重趼而不敢息”(即行千里路,脚板都长起了重重硬皮,仍奋进不息)之意。不想这一改,“趼”虽不易与“茧”字混同,却时常有人把它错读写“研”或“妍”,无独有偶,大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饰演者猪八戒的演员马德华,差不多也有吴沃尧那样一番遭遇,也曾因自己的名字而起过麻烦。马德华原名马芮,一次,他因患重感冒上医院,不料医护人员将他的名字连连念错:叫号的护士和门诊医生叫他马内,化验员却呼他马苗,药剂师则喊他马丙,注射的护士的竟取笑他叫“马肉”,把马芮弄得哭笑不得。后来马芮参加《西游记》拍摄,他想,这么多人都不认识我这个“芮”名字一印到屏幕上,还不知被人家念成啥呢,干脆就改名马德华好啦!
既然以生僻字、繁笔字入名较易造成混淆,会遇上这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为何不在起名时就避开这些字呢?那些自视高雅、自以为知识渊博,从《康熙字典》中去寻谁也不认识字给孩子取名的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作法实不足取。
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义是通过字的形的测出来,字义和字形的关系是直接的,而字形与语音的关系是间接的。因此,人们在取名时,就可考虑利用字形来表示意义的方法。
汉字从形体上讲,有独体和合体,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合体是由独体字生出来的。合体字在汉字中占绝大多数,表现出汉字构成的特殊的艺术性。大多数汉字可分可合,各有独立的意义。取名时就可紧紧抓住汉字这一特点,给人名增加美感和艺术性。
一般汉字都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若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结合起来构成该字的意义,这就是会意字,若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其中一部分表音,一部分表示该字的意义或该字的类属意义,就是形声字。利用与姓相同的偏旁。或者形旁或者声旁相同的字取名,便可体现出和谐之美。
运用这一方法命名,可采取以下三种格式:
1、姓与名均包含有某一相同偏旁,除这一相同偏旁外,还有另的组成部分,如。
崔嵬,电影演员,姓与名都有“山”这一形旁。人邢形,现代人,姓与名都包含“开”这一声旁。
鲁鲸,利用“鱼”这一相同偏旁取名,“鱼”在“鲁”中是声旁,而在“鲸”中是形旁。
2、利用姓名作为名的偏旁,把姓当作一个整体而不拆开。如:
魏巍,著名作家,以“魏”作为“巍”的声旁。
王匡,古人,以“王”为“匡”的声旁。
于吁。于右任早期笔名,以“于”为“吁”声旁。
林彬,以“林”作“彬”的声旁。
冯凭,“凭”繁体字写作“凭”以姓“冯”作为名“凭”声旁,稍不注意,就不会认为该名形体上的艺术性。
高嵩,“嵩”是一个会意字,从山从高,“高”正好成了名的形旁之一。
辛莘,莘从草辛声,辛又正好是姓。
武斌,“斌”从文从武,武又正好是姓。
3、姓是一个合体字,其中一个部分又正好是名。如:
陈东,宋代人,“东”是”陈”的声旁。
阮元,”清代经学家,以姓中声旁“元”作名。
聂耳,现代著名音乐家,聂从三耳,而名又是耳。
盛成,现代作家,“盛”的声旁成了名。
张弓,现代作家,“张”的形旁之一“弓”为名。
罗维,电影导演,“罗”的繁体为“罗”,其名“维”正好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
汉字中很多字形形体相近,稍不注意就易混淆,如乙,己、巳、巳、又如戊、戌、戌等。这种相近对于识者字、写字者,固然带来了一定麻烦,但若是在取名择字时运用这一特点,却会显得很趣味。如:
佘余,形体相差甚微,在于“佘”一直笔不出头。
孔乙已,利用天干地支相配入名,而乙已形体相近。
卡卞,读作 pu bian,“卡”上面多一点,卞上少一点。
沈沉,沈沉在古代本为一字,最后才出化出来,但差别甚小。
梁粱,差别仅在一字下面从木,一字下面从米,但嵌于下面稍不注意,就会被忽略。
汉字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组成的,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汉语中才有拆字修辞方法。也正是利用这一特点,古人才能进行多种文字游戏。利用拆字这种手法来取名与字,这种方法虽不多见,但若运用得法,则妙不可言。
1、 拆开姓成为人名。如:
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后改名舒舍予,就是拆开“舒”字成舍予。取“舍弃自我”意.”.
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原名万家宝,“万”字繁体是“万”,拆开便是草字头、禺,以“曹”谐“草”,便成了“曹禺”这个名字。
雷雨由,漫画家,“雷”拆开便是“雨、田”两字。
我们仿照这种方法,可以取名。
端立端、郭享邑(偏旁耳写作“邑”字)、许言午、贾西贝、章立早、张长弓、武止戈(《左传》有:“止戈为武”)、邢开邑、何人可。宋宝木(宋拆开为宝盖、木)、杨木易、李木子、…….等等。
2、拆开姓为字
如古代有一个姓“冯”,便取字为“二马”。这方面的例子,我们搜集很少,至今只见一例。
3、拆开名或名中某一个字为例 如:
谢翱,宋末诗人,字皋羽。章溢,明初大文豪,字三益。
程嵋,清代人,字眉山。
蒋伊,清代人,字尹人。
吴筠,清代人,字竹均。
毛奇龄,字大可,乃拆“奇”字而成字。
卢文绍,字召马,拆“绍”而成“召弓”

第十三节:命名的法则:

意义取向是命名的首要原则。一个名字取得好与坏,主要是的指它有没有意义,或者意义深不深刻,意义好不好。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取名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是取名者爱心的体现,更是智慧的结晶。选定了一定的意义之后,还需要用艺术手段把它巧妙的表现出来。怎样表现为好,这里就有个方法问题。
命名的方法很多条,说起来好象很复杂,但只要通晓其要领,掌握起来就不难,前边我们已经从汉字的语音和字形两上方面介绍了命名的方法,而且举了很多例子。下边我们再介绍几种常用的命名方法,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还是要举例加以说明。
1、直抒直意法
所谓直抒其意法就是把所要表过的意愿用清楚明白的文字直接表达出来。
比如,唐代柳宗元有一个本家叫柳谈,非常推崇儒家学说,干脆以“中庸”为字,把期望具有中庸之德的意愿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方法在取名中用得最广最多,大部分人名都是用这种方法取成的。比如:
为了表达具有济世济民的愿望,可直接以“振华”、“兴中”、“兴邦”、
“中华” 入名。
为了表达成为非凡之人的愿望,可直接以“伟民”、“世杰”、“少奇”、“世奇”名。
  为了表达学识渊博的愿望,可直接以“文博”、“文林”、“文渊”等入名。
为了表达志向远大,可直接以“志远”、“思远”、“有志”等入名。
为了表示对道德品质的重视,可直接以“德怀”、“忠诚”、“自谦”、“自珍”、“义山”等入名。
  为了表示对某种性格的向往,可直接以“秉刚”、“勇”、“强”、“娴”、“惠”等入名;
为了表达对万事顺利的希望,可直接以“顺”、“经顺”、“通达”等入名。
为了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可直接用“富”、“贵”、“福”、“财”等入名。
  为了表达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希望,可直接用“延寿”、“延年”、“健”、“康”等入名。
  还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位海外华人,非常思念家乡以及家乡的亲人;便给孩子分别起名为“望乡”、“念乡”、“思乡”,其意甚明,这个例子可以看作是运用进抒其意命名法的典型。
2、利用成语法
成语一般来自古代诗文典籍,寓言神话以及有名的事件,一般寓意深刻,含蓄隽永。以成语取名,能使人名显得文雅含蓄。
  成语一般为四字格,而汉人取名一般为三个字、两个字(复姓可以是四个字),这样就不能直接以成语入名,而要灵活变化使用。
1、直接从成语中抽取相连的两或三字作名。如王任重选用“任重道远”中前两个字而成其名。又如明代人留睿,字若愚,取自成语“在智若愚”。郑鹏程、郑万里两兄弟分别取成语“鹏程万里”中两个字作名。王居安,取自成语“居安思危”。盛以恒,取自成语“持之以恒”。
如果成语中的第一、二、三字正好是某人的姓,在这种情况下,用其相连的两三字取名,就会显得妙巧生动,耐人寻味。如四川文联主席,著名作家马识途,就是利用成语“老马识途”中后三个字而取名。又如马行空,利用成语“老马行空”而作名,表明自己无拘无束的天性。再如著名作家《上海的早晨》的作者周而复,利用成语“周而复始”作名。清代文学家平步表,利用成语“平步青云”而作名。又如方正,利用成语“贤良方正”作中。叶知秋,利用成语“一叶知秋’作名。成于思取自成语“行成于思”。于得水,于谐鱼,取自成语“如鱼得水”。
2、从成语中抽取两三个主要字作名。
这里的主要字指的是成语中起主要作用,表达主要意义的那两三个字,而这几个结合起来,就能体现出成语的意义。
这样利用成语来取人名的例子较多。如:
宋世雄,“世雄’取自成语“一世之雄”。
刘德重,“德重”取自成语“德高望重”。
周义山,“义山”取自成语“义重如山”。
易了然,“易”谐“一”,取自成语“一目了然”。
任卓群,“卓群”取自成语“卓然超群”。
谢质彬,取自成语“文质彬彬”。
方可畏,取自成语“后生可畏”。
方未然,取自成语“防患于未然”,“方”与“防”、谐音。
谢壁瑕,取自成语“白壁无瑕”。
江不凡,取自成语“不同凡响”。
梁冲霄,取自成语“直冲云霄”。
冯正君,取自成语“正人君子”。
刘海粟,取自成语“沧海一粟”。
黄火青,取自成语“炉火纯青”。
钱未闻,取自成语“前所未闻”,“钱”谐“前”。
魏  哲,字知人。取自成语“知人则哲”。
孙维圣,字其难,取自成语“维圣其难”。
钱谦益,字受之,取自成语。'谦受益,满遭损”。
陈  群,字人鹤,取自成语“鹤立鸡群”。
汤  和,字鼎臣,取自成语“调和鼎鼐”。
陈鹤龄,字鸣九,取自成语“鹤鸣九皋”。
3、化用成语入名,即不直接从成语中抽取字词来取名,而是用别的文字来表达成语意义,而又起到传达原有意义的作用。
如:何通海,化用成语“百川归海”。“何”、与“河”谐音,河就是川,通海就是归海。
3、典故入名法
典故是我国古代文化积累中的璀灿明珠,利用典故取名。可以以极其精练的两三个字,使所要寄托的宏伟抱负,贤良品质、处世之道等丰富内容,极其含蓄隽永地表达出来,使人名显得高尚文雅。
利用古代诗文作典。
中国诗文汉牛充栋,卷轶浩繁,加上名人名家极多,名句名诗更不可胜数,
这就为我们取名典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余地。以古代诗文作典取名的例子很多,如:
王朝闻,著名美学家,“朝闻”出自《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
马三立,著名相声演员,“三立”语出《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蒋经国,“经国”出自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谢冰心,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出自唐王昌龄诗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莫砺锋,出自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
何满子,引用宋词同名词牌入名。
纪鹏飞,化用《庄子.逍遥篇》:“大鹏展翅九万里”句。
孔学思,语出《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陈三省,语出《荀子.劝学篇》:“吾日三省吾身。”
于省吾,语出《荀子.劝学篇》:“吾日三省吾身。”
徐竹心,语出郑板桥诗句。“徐”与“虚”谐音,徐竹心即虚竹心。
方致尧,宋代人,“致尧”语出杜腈甫诗句“致君尧舜上。”
李彭年,唐代人,“彭年”以《庄子.逍遥游》中记载的彭祖事迹作典。
刘青山,语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张  弛,语出《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斐冲天,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叫惊人”。
陆  龙,字在田,取自“见龙在田”。
文  点,字与也,《论语》中有“吾与点也”。
李宗仁,字德邻,取自《论语》“里仁之为美。”
4、利用词语法
广义地来说,所有的人名都是利用词语入名。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利用词语法,仅利用现成的词语入名。运用这种命名法取名,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把现成词语放在姓之后组成人名,如:
刘如意,汉高祖四子,戚夫人所生,立为赵王。
刘永昌,明代安东卫人,崇祯末为镇守江淮总兵官。
马光辉,清代大兴人,官至河南总督。
秦自然,明代邹人。
周吉祥,明代孝肃太后弟。
郑成功,明代人,攻占台湾为根据地。
陈学海,清代松江人,字浩如,工诗善弈。
陈万年,汉代相人,字幼公,官至右扶风,迁太仆。
陈文学,明代贵阳人,字宗鲁,曾任知州。
常珍奇,后魏汝南人。
鲍同仁,元代人,字国良。同仁意为同行或同事。
郑当时,汉代陈人。“郑”与“正”谐音,正当时意义正当其时,当时为现成词语。
饶凤翔,明代安陆人。
钱千秋,明代海盐人,字真长,天启举人。
俞长城,清代桐乡人,字桐川,康熙进士。
陈性善,明代浙江山阴人,名复初。性善为现成词语、又用《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典。
到了现代,这种取名的例子就更是不胜枚举了。如:
徐向前、胡乔木、黄克诚、曾洮明、王启明、魏传统、赖春风、花阳春、崔建国、张国强、王英才、陈胜利、吴光辉、向红梅等等。
2、如查词语的第一个字可以作姓,那么就直接用词语作名。由于词语一般以双音词为多,这类人名多为两字。如:
方向,明代人,字与义,成化进士。
甘雨,明代永新人,字子开,万历进士。
甘泉,明代贵县人,成化举人。
甘露,明代怀宁人,宁沛之。洪武中举人。
安然,明祥符人。
安民,宋长安石工。         
江东,明代朝城人,嘉靖进士。
丘陵,明代兰阳人,字志高。
金华,明代人,字宗实。      
方法,明代桐城人,字伯通。
方负,明代水福人,字懋现,宣德进士。“方负”谐。仿佛”。
高山,清代人,字子仁。
高尚,唐雍奴人,笃学善文辞。
高贵,宋代祥符人。
文献,明代微州人。成化举人。
经济,明代人。         
现代这类人名更多,如:
严峻、严明、严肃、南方、范文、蔚蓝、兰花、杜鹃、燕京、恭敬、樊篱、万言、艾叶、楚荆、叶茂“史书、费用、田间、田地、雷震、马力、马群、海洋、阳光、崔嵬、周围、周济、金银、曾经、蓝天、方园、方向、方法、廉洁、章法、谢恩、许言、顾盼、安宁等等。
5、整体形象表达法
在运用整体形象表达法取名时,其要领就是首先从姓着手,紧紧联系与姓相关的意义,使姓与名形成一个表示形象的整体。这种命名法的优点是具有明显的意义,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上面谈到的利用整个词名作姓名,其中有一部分就属于此类。如:
牛斗星,明代人。字杓同。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星即牵牛星和北斗星,取星光灿烂义。
安如山,宋代人,安汝正。安如山即风雨不动,安稳如山,姓与名形成一个很稳定的形象。
桂中行,清代人,字履真。月中有桂树,以桂代月,桂中行即月中行,给人以乘风归去,飘飘欲仙之感。
元亨,唐代人,字利贞。《易经》中乾卦象辞曰“元亨利贞”,按一家说法,元为春天,亨为夏天,元亨即春夏。
王侯喜,南宋人。王侯喜即为王侯所喜,或王侯高兴。
罗衣轻.唐人,罗衣轻轻,衣袂飘飘。
云朝霞.唐人,太阳出升,云化朝霞,一派云彩。
江万里,唐人,长江万里,浩浩荡荡。
叶荫庭.叶即树,大树给庭院遮阴。
秋如春,秋天好像春天一样温暖。
江腾蛟,江中腾起蚊龙、名字起得霸气。
陈述句,以语法术语入名。
林道静,《青春之歌》中人物,林中小道静悄悄,暗喻人的性格与心理。
黄河清.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和丰,”黄河水变清了,暗喻对天下太平的期望。
江天一,江天一色,可想见王勃名句:“江天与秋水一色。”
又如:席上珍、温如玉、冷于冰、古之贤等等。
6、姓名求通法
所谓姓名求通法,就是寻找与姓相同、相通、相反的意义的字词入名。这类名字出来有耐人寻味之处。如:
朱彤,朱即彤,彤即朱,都是红色。
梁栋,梁与栋意义相同,反过来读为栋梁,又喻有用之才。
宇宙,宇指无限空间,宙是无限时间,宇与宙在无限意义上相同。
张开,张与开意义相通。
庞雄,后汉巴郡人,有勇谋。庞与雄都有大的意思。
雷震,巨雷之声,震天动地,雷与震意义相通。
雷电,雷电相随,有雷鸣必有电闪,雷与电意义相通。
端正,端与正都有端正的意,意思相同。
阙补,阙同缺,有过失意,有过失而能补之,阙与补意义相连。
孔广,南齐会稽人,字淹源。孔、广在“大”意上相通。
方圆,方与圆意义相对。
文武,文与武意义相对,又有能文能武意思。
夏冬,夏与冬一暖一寒,两季相对。
廖洪,唐代筠州人。廖有小义,洪有大义,其意相反。
曲正直,曲与正直意义正好相反。
鲁迅,鲁,反应迟钝,迅,快,意义相反。
鲁睿,鲁,思维迟钝,睿,聪颖,意义相反。
徐迟,现代著名作家。徐,缓慢,迟也有是缓慢义,慢上加慢。此名初看似乎比较消极,但其中暗寓“欲速则不达”之意,翻出新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8-25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没问题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8-25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建议16个字以下,方便手机上显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43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8-25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